![]()
我是锡安。
21岁在读的中国女大学生出轨年近40岁的外籍电竞男,
最终被校方开除一事,
是罚不当罪,还是咎有应得?
01
最近,大连工业大学一位21岁女学生李某莳被学校开除学籍一事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
![]()
事件起因还要回溯到去年的12月16日,
上海举办了一场CS2赛事。
![]()
期间,一位乌克兰知名电竞选手Zeus在自己粉丝群里晒出与一名中国女孩发生关系的照片。
后经网友爆料,该女孩是大连工业大学在校生李某莳,
且当时她是有男朋友的。
并且,李某莳与电竞大叔千里奔现的路费还是李某莳的男友赞助的。
而这个电竞大叔Zeus不仅有家室,女儿据说已经15岁了,
在乌克兰,女子的结婚年龄是17岁,
也就是说这个电竞大叔的年龄与辈分已然接近“岳丈”行列。
为人父母后的男女,在即将成为情感加害方时,
他们的内心是存在纠结和挣扎的。
有女儿的为人父者会担忧:
我女婿有一天会不会也对我女儿这样?
但如果良心泯灭后,这样的行为纯粹就是一种欲望的惯性。
电竞油腻男看来应该是老手,在与李同学为爱鼓掌后
将与李某莳的私密照片及视频公然发布到粉丝群。
并称中国女性为“easy girl”。
或许这样的炫耀尤显不够,
还PO到了外网,
附上文字“中国女孩一天就被征服”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愤怒。
![]()
![]()
![]()
![]()
![]()
![]()
![]()
很多围观的外国人在看直播的时候也跟着附和:
中国女孩非常容易拿下,拿下她们就像点一份牛排一样容易。
![]()
02
这件事谁最应该被手撕的电竞男毫发无伤。
![]()
而李同学却收到了一张开除学籍的通报。
通报中,不仅明确了李同学被开除这一事实,
而且还有理有据:
![]()
这所大学的“第十九条第六款”是这样规定的:
![]()
随后,很多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此事。
![]()
紧接着,这件事让吃瓜群众分成了两方阵营,
一方认为,李同学也是受害者,
被网暴又面临开除,对于一个21岁的女孩来说太严重了。
![]()
另一方认为,李同学是罪有应得。
![]()
两派网友明显搞错了方向,
分成两派主要是因为在这件有违道德的事件中,
电竞男连吃带霍霍还可以全身而退,
但李同学却成了众矢之的。
这里的不公平只是分赃不均,并不代表正确与合理。
捋一下到底谁才是这一事件的直接受害者?
我说是李同学的男友,以及乌克兰电竞男的妻女,
似乎无人反驳。
李同学之所以被很多人当成受害者,
原因在于她急于奔现的电竞男踢出去的那一脚。
如果电竞男不把这场你情我愿的艳遇嘚瑟到网上,
李同学的男友很难获知自己“被绿”。
李同学也可能成功躲过这次被抓包的偷腥。
不道德的行为之所以被声讨,是因为它见光了,
没曝光前,只是良心的谴责,
而曝光后,那就是舆论哗然。
在这一点上,21岁的李同学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一个女孩儿,敢于只身前往异地与陌生男子奔现,
地点又是酒店,她难道不知此行意味着什么吗?
或者说,她是准备好发生点什么吧!
这种假设或许有点阴暗,但它就像X光直接把人性中的丑恶照了出来。
03
是不是有损国格?
完全没有统一的标准。
有的中国女生认为那句“easy girl”就是对中国女孩的侮辱,
那她完全可以认为这就是有损国格。
战争年代,侵略是被践踏、剥夺自由和尊严。
和平年代,这一辈人虽然没有遭受过迫害,
但仍选择不忘历史。
同理,除李同学以外的中国女孩尽管没与电竞猥琐男发生什么,
可是那句“easy girl”一出,
依然有一种尊严被侵犯的愤怒。
还有人拿出了《圣经》中的一段故事说理,
原文是这样写的: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 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
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祂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他们还是不住地问祂,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 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她说:“主啊,没有。” 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
其实,这个故事也是我想说的。
对于错误,我们确实要给予宽恕和原谅。
但有一样,就是错误导致的结果是要犯错者本人承担的。
在这一点上,《圣经》中从未否认。
《圣经》中的大卫王曾经与有夫之妇拔示巴发生奸情,
为除后患,大卫王还借敌人之手,杀死了拔示巴的丈夫。
事后,大卫幡然痛悔,
《圣经》中描写大卫悔过之泪足以将床榻漂起。
上帝原谅了吗?原谅了。
但上帝也允许二人奸情得来的孩子夭折。
所以,我们确实应该原谅年轻人犯错,
但错误的结果也同样需要年轻人自行承担。
现在,很多人都本着鼓励培养年轻人自信心和勇气的态度,
提出让他们“勇于试错”。
需要划重点的是勇于试错的初衷决定了试错的方向。
像李同学这样的行为,并不在“勇于试错”的范畴内。
小评
事件之后七个月的时间,
我很想知道李同学以及李同学父母的态度。
相信很多人不是选择不原谅,
而是希望看到“愿意对错误加以纠正”的渴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