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省农业农村厅果茶办副主任赵昆松、高级农艺师匡胜一行专程赴阳新县,深入柑橘种植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县农业农村局、县特产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为当地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在三溪镇安兴家庭农场,专家团队重点查看柑橘冷库设施运行情况,针对冷库日常安全管理、温控标准及果品保鲜技巧等进行细致指导,强调规范操作对延长柑橘货架期的关键作用。
来到率洲管理区大明府家庭农场,农场主明平杜正对着几个长了斑点的果子叹气:“这几天太阳毒,果子晒得皱巴巴,叶子上还有小虫子爬。”赵昆松蹲下身,捡起一片卷曲的叶子翻了翻:“这是红蜘蛛闹的,旁边那几个是炭疽病,都是高温高湿惹的祸。”
他指着果园角落说:“得在那儿装几盏防虫灯,再买些捕食螨放进去,它们专吃红蜘蛛,比农药环保。”怕明平杜记不住,他还拿起一片病叶,教她怎么区分病害和虫害,“你看这斑点边缘,炭疽病是褐色带轮纹的,红蜘蛛咬过的叶子背面有小白点。”匡胜则在一旁算施药时间:“明天一早凉快,打药效果最好,浓度按这个比例配,我写在你药桶上。”
寿之乡家庭农场的园子里,遮阳网怎么架最防晒成了焦点。赵昆松拉着农场主何松涛走到果树旁:“网子离树冠半米高,既能挡强光,又不影响通风。”他还特意叮嘱:“现在果子正在长个儿,每天早晚都得来看看,发现不对劲就给县特产服务中心打电话,他们会派技术员来。”
这话刚说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就接了话:“赵主任放心,我们已经分了片,每个果园都有专人盯着。”何松涛笑着说:“有省里专家手把手教,还有技术员常来瞅着,今年这柑橘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太阳升到头顶时,专家们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可看着果农们紧锁的眉头慢慢松开,赵昆松觉得值:“咱们技术员多跑几里地,农民的腰包就能鼓几分,这柑橘产业才能长得壮实。”阳光下,柑橘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着这份沉甸甸的期待。此次省“智囊团”的“把脉问诊”,为阳新依托地理优势、以科技赋能柑橘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云上阳新 特约记者:张丕兴 通讯员:夏昊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