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写信了呢
信纸是时间的创可贴
在这个信息0.13秒就能环绕地球的时代,我固执地握着笔、用最“低效”的方式,书写着最高浓度的想念。写给时光,写给故人,写给屏幕那头看不见温度的你。
逝去的墨香,得不到的重量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连接便利,指尖一点,天涯若比邻。但有时候,我总觉得,我们似乎也弄丢了点什么。
丢掉了拆开信封时,那“嘶啦”一声的期待心跳;丢掉了辨认熟悉字迹时,那份“见字如面”的亲切温度;丢掉了信纸上可能沾染的一点点咖啡渍、泪痕,或是写信人指尖的微温——这些,都是冷冰冰的屏幕上,永远无法复制的生命印记。
“秒回”很酷,但“慢递”的情意,沉甸甸的。一封手写信的重量,不在于克数,而在于那份愿意为你“浪费”时间的郑重。这份郑重,在“已读不回”的焦虑和群发祝福的轰炸里,显得多么珍贵,又多么·…濒危。
夏日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了一阵花香。夏日的阳光是热烈的情书,绿叶是它的情话,所以夏天是最美好的夏天。把夏天的美好装进口袋,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回味……
笔尖的温度,是最高级的已读
为什么执着?因为有些话,打字说出来,太轻了。
感谢的话,打在对话框里,像例行公事;落在信纸上,字字恳切,力透纸背。
思念的苦,发个“想你了”的表情包,像隔靴搔痒;在信纸上蜿蜒成行,那些涂改的痕迹、停顿的墨点,都是心绪起伏的无声旁白。
道歉的诚意,微信里说“对不起”后面跟三个感叹号,总显得有点浮夸;写在信里,每一个笔画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斟酌,那份真诚,收信人摸得到。
手写信,是情感的“精加工”。它过滤了浮躁,沉淀了真心。它告诉对方:为你,我愿慢下来,我愿郑重其事,我愿把最原始、最笨拙也最滚烫的心意,亲手交付给时光去传递。这,难道不是对“真挚感情”最隆重的致敬吗?
无可代替的手写信
手写的意义与情感,终究无可替代。因为那些落在纸上的字句,是有温度的。见字如面——当你展开信纸,仿佛能看见写信人就在眼前,将他们所有的惦念与爱意,细细揉进了一笔一画里。
你永远不会知道,在把信交到你手上之前,他/她曾对着灯光,将字句斟酌了多少遍。这般的郑重与笨拙,是独属于手写的浪漫。
多年后重读,那字迹依旧温热。你仿佛还能看见那个夜晚,朋友在灯下伏案,一字一句,将心意在纸上为你安营扎寨。这样的情谊,会让人记好久,好久。
也许,下次当你觉得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微信的对话框显得太过苍白无力时……不妨试试?找张纸,拿起笔(字丑没关系!真诚是最大的书法家)。给那个你心底珍视的人,写一封“不合时宜”的信。
主编:陶庆波
副主编:王才艳
编辑:张铉
审核:王才艳
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