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东部欧洲那场冲突的僵局越来越明显了。两边你来我往打了这么久,谁都没能占到绝对上风,说到底,还是地面上能调动的人手成了关键问题。
其实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一方投入到前线的作战人员也就二三十万,可他们要做的不只是打赢眼前的对手,还得控制大片区域。这种情况下,人手不够的短板早晚要暴露。要知道,在装备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想拿下一场仗,手里的兵力往往得是对方的三倍才行。一开始他们确实占着优势,但随着外部不断有各种武器装备送过来,前线人手紧张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了。更麻烦的是,虽然空中力量能掌握主动权,可实际出动的次数并不多,对后方的打击大多靠远程武器和无人装备,根本没法彻底切断对方的物资运输线,这就导致对方总能把补给送到前线,两边就这么耗着。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俄方最近出台了一项新政策 —— 允许非本国公民加入其武装力量。相关的几项法规都做了修改,只要是没有国籍的人或者外籍人士,都能签合同上前线,合同期限到局势缓和、特殊状态结束或者冲突停止为止。这项政策从公布那天起就生效了,官方说法很直接,就是为了 “采取紧急措施补充武装力量的人员”。
这步棋走得挺有意思。这么一来,要是有其他地方想帮把手,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派人过来,还不用直接出面,能省不少麻烦。但话说回来,人家凭什么愿意来?还得看能给出多少实际好处,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招到真正能打仗的人。现在那些零散的外籍参战人员,待遇和保障跟本国士兵差得远,就算政策改了,想让人家放心卖命,恐怕没那么容易。
说到底,这政策一出来,就等于明着告诉大家:前线的人手是真不够用了。继续硬撑不是不行,但代价肯定不小,搞不好就得伤筋动骨。有人可能会问,为啥不直接扩编自己人?道理很简单,一下子招太多本国人,容易引发内部不稳定,而且他们本来人口基数就不算大。更重要的是,招本国人要培训、要给待遇,成本不低,还不如直接找那些有经验的外籍人员来得快 —— 没经验的来了也是白搭,谁也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
这场冲突打到现在,两边的压力都不小。只不过另一边背后一直有外部力量持续输血,又是给武器又是给物资,看起来好像还能撑住。但明眼人都清楚,要是没了这些外部支持,他们能不能扛过一个月都不好说。
现在俄方放出这个政策,说白了就是想解燃眉之急。人手问题不解决,别说推进了,想稳住现有的局面都难。但这招能不能管用,还得看后续 —— 毕竟招人不是喊口号,得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还得让人觉得靠谱。不然就算政策放开了,也未必有人愿意来蹚这浑水。
说到底,这场仗打到这份上,拼的早就不只是前线的火力了,更是后方的人力储备和持续支撑的能力。现在这步棋一落,接下来的走向恐怕会更有看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