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冥王星上演反向温室效应!韦伯望远镜发现:它的大气竟是台空调?

0
分享至

你敢信吗?在距离我们近60亿公里,那个寒冷、孤寂的太阳系边疆,有一个被我们从“行星”宝座上“开除”的冰雪世界,它非但没有努力“抱团取暖”,反而给自己装上了一台功率强大、设计精巧的“超级宇宙空调”,拼命地给自己本就冰冷的大气层降温!



这听起来完全违背了我们的常识。在地球上,我们天天听到“温室效应”——大气层就像一床厚厚的棉被,锁住热量,为生命提供温暖。然而,在冥王星,这床“棉被”似乎反着盖了。它非但不保温,反而成了一个高效的“散热片”,上演了一场匪夷所思的“反向温室效应”。

这个惊天秘密是如何被发现的?这台宇宙空调的运作原理又是什么?这一切的答案,都指向了那个耗资百亿美元、漂浮在深空中的“宇宙神探”——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韦伯的“火眼金睛”,一步步揭开这桩太阳系奇案的真相,看它如何颠覆我们对行星气候的全部认知。

故事要从2015年说起。那一年,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在太空中孤独飞行了9年半之后,终于抵达了它的目的地——冥王星。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近距离造访这个遥远的冰雪世界。当第一批清晰的照片传回地球时,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光点,而是一个拥有复杂地貌的瑰丽星球。它有高达数公里的冰山,有广阔的氮冰平原“斯普特尼克平原”,甚至还有流动的氮冰冰川。但最让科学家们着迷的,是冥王星那出乎意料的大气层。



在“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并进入其背影时,它回望太阳,拍下了一张永载史册的照片。照片中,冥王星的轮廓被一圈美丽的蓝色光晕所包裹。经过分析,这层光晕是冥王星稀薄大气中的“薄雾”在太阳光的背射下形成的。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层薄雾并非浑然一体,而是层次分明,足有大约20层,从地表一直延伸到数百公里的高空。

这层美丽的“蓝色面纱”立刻给科学家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惑。首先,冥王星的高层大气温度极低,理论上很难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复杂薄雾。其次,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这层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薄雾,到底对冥王星的气候起什么作用?

按照当时的主流理论,参照太阳系中另一颗拥有浓厚薄雾的星球——土卫六“泰坦”,这种薄雾应该会吸收太阳光,从而加热大气。可“新视野号”的测量数据却给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答案:冥王星的高层大气温度约为零下203摄氏度,比所有不考虑薄雾效应的理论模型预测的零下173摄氏度,足足低了30度!

这层美丽的薄雾,不仅没有加热大气,反而似乎让它变得更冷了。“新视野号”的惊鸿一瞥,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宇宙谜题。这层面纱之下,隐藏着一种全新的气候规则。

面对“新视野号”留下的难题,科学家们陷入了沉思。2017年,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行星科学家张曦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疯狂”的想法。

他们大胆假设:冥王星的薄雾,与土卫六的完全不同,它非但不是“保暖大衣”,反而是一台高效的“制冷机”。他们认为,这些薄雾颗粒在形成后,会以一种极其高效的方式,将自身吸收的能量以及大气中的热能,以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回寒冷的太空。这个过程带走的热量,甚至超过了它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从而导致了大气净温度的降低。

这个理论完美地解释了那令人费解的30度温差。但它也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去证实它?要证明这个理论,就必须直接探测到这些薄雾颗粒发出的红外辐射。这需要一台能够精确分辨天体中红外光谱的超强望远镜。在2017年,这样的设备还不存在。

然而,张曦和他的团队在论文中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他们指出,未来升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凭借其前所未有的中红外探测能力,将能够捕捉到这个信号,为他们的理论做出最终的“审判”。

一个大胆的预言就此许下。科学界屏息以待,等待着那位终极“审判官”的登场。这个“疯狂的想法”究竟是天才的洞见,还是错误的猜想?答案,要在8年后才能揭晓。



时间快进到2025年。耗资百亿、历经数十年研发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早已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稳定运行,它那巨大的金色蜂巢主镜,正源源不断地向地球传回颠覆性的宇宙图像。由法国天文学家唐吉·贝特朗领导的团队,终于获得了宝贵的观测时间,将韦伯的“深空巨眼”对准了冥王星。

这次观测的目标只有一个:验证8年前的那个预言。

挑战是巨大的。冥王星本身就极其暗淡,而它的大气信号更是微弱。更麻烦的是,它还有一个巨大的卫星——冥卫一“卡戎”。卡戎距离冥王星很近,它自身也会发出红外辐射,其信号会严重干扰对冥王星大气的观测。此前的所有望远镜,都无法将这两者清晰地分离开。



但韦伯可以。它的核心仪器之一——中红外仪器,拥有无与伦比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它就像一把超高精度的手术刀,成功地将冥王星和卡戎的信号剥离开来,并首次清晰地捕捉到了来自冥王星大气薄雾本身发出的热辐射。

数据传回地球,科学家们在处理后,看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画面:在特定的中红外波段,冥王星的薄雾正在发光!这道光,正是薄雾颗粒在向外辐射热量的“铁证”。其光谱特征和强度,与张曦团队在2017年预测的理论模型完美吻合。

判决已下!预言成真!“疯狂的想法”被证实是正确的科学洞见。

唐吉·贝特朗在宣布这一发现时激动地表示:“这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气候类型。” 冥王星的“超级空调”之谜,在韦伯望远镜的终极审判下,终于真相大白。

现在,让我们深入冥王星的大气层,参观一下这台“超级空调”背后的宇宙化工厂,看看它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实现令人惊叹的制冷效果的。

这一切的源头,是太阳。阳光并非只有我们看到的可见光,它还携带着高能量的紫外线。当这些紫外线抵达冥半球星稀薄的高层大气时,它们就像一把把精准的“紫外线手术刀”,切断了大气中含量稀少的甲烷分子的化学键,将其“暴力拆解”成更小的碳、氢碎片。



被“打碎”的原子碎片并不会就此消失。在极寒的环境下,它们变得异常活跃,像一堆“化学乐高积木”,迅速地重新“拼装”组合。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富含各种碳氢化合物的“化学汤”。韦伯望远镜的详细清单显示,这里面不仅有乙炔和乙烯,还有乙烷、丙炔、丁二炔,甚至还有微量的氰化氢和苯的迹象。这简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宇宙有机化工厂”。

这些新生成的复杂有机分子,会进一步聚合、凝结,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最终形成了固态的薄雾颗粒。这些由太阳辐射驱动形成的复杂有机物,被天文学家命名为“索林”,这个词由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创造,意为“泥泞的”或“模糊的”。这些微小的索林颗粒,正是构成那20层蓝色薄雾的主体。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研究表明,这些薄雾颗粒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双模态分布”:

大量的小尺寸球形颗粒(约80纳米),他们负责散射光线,造就了我们看到的蓝色光晕。

少量的大尺寸“蓬松”聚合体,由更小的颗粒粘连而成,结构像一团棉絮。

正是这种复杂的“军团”构成,让它们成为了散热高手。它们吸收能量后,并不“贪婪”地据为己有,而是通过自身的振动和转动,极其高效地将能量以红外线的形式重新发射出去。由于冥王星大气稀薄,这些红外线几乎毫无阻碍地逃逸到了太空中。这个过程,就像给冥王星的大气安装了亿万个微型散热片,不断将内部的热量带走,最终导致了整体大气的显著冷却。

更奇妙的是,这20层分明的薄雾结构,竟然和冥王星的地质活动息息相关。科学家们认为,当冥王星稀薄的氮气风吹过其表面巨大的冰山山脉时,会产生一种叫做“大气重力波”的现象。这种波在向高空传播时,会造成大气密度的周期性变化,就像在空气中泛起的涟漪。而薄雾颗粒恰好在这些“涟漪”的波峰或波谷处聚集,从而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层次分明的壮观景象。这表明,冥王星的气候与地质,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对话。

冥王星的这种“反向温室效应”,让它成为了太阳系中一个彻头彻尾的“独行侠”。通过对比,我们更能体会到它的非凡之处。

地球的温室效应,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像一床棉被,拦截并困住从地表反射的红外热量,从而为地球保温。这是一个“锁热”系统。而冥王星的薄雾气候,则是一个高效的“散热”系统,主动将热量排出。一个越穿越暖,一个越吹越冷,机制完全相反。



土卫六“泰坦”是冥王星的“近亲”,它同样拥有富含氮和甲烷的大气,以及浓厚的碳氢化合物薄雾。然而,泰坦的薄雾却起到了加热其平流层的作用。为何同一种薄雾,命运却截然不同?关键就在于薄雾颗粒的物理性质——它们的尺寸、形状和密度。泰坦大气更浓密,形成的薄雾颗粒性质不同,主要以吸收太阳能为主。而在冥王星极寒、极稀薄的环境下,形成的“双模态”薄雾颗粒,其辐射散热的效率恰好压倒了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冥王星的特立独行,甚至还影响到了它的卫星。由于冥王星引力较弱,大气不断在向外逃逸。其中,较轻的甲烷分子逃逸得更快。这些逃逸的甲烷气体,有一部分会被冥卫一“卡戎”的引力捕获,并在其极度寒冷的极地地区冻结成冰。随后,这些甲烷冰在宇宙射线的照射下,同样会转化为红色的“索林”物质。当季节更替,极地重见阳光时,更易挥发的氮冰和甲烷冰会升华,只留下那些更重的红色索林物质,像一层“沉渣”一样覆盖在卡戎的极地。这完美地解释了卡戎北极那个著名的暗红色斑块——“魔多斑”的成因。这简直就是一出现实版的宇宙级“喷漆”艺术,一个星球的大气,为它的邻居画上了独特的妆容。

冥王星这台“宇宙化工厂”所产生的富含有机物的化学环境,与数十亿年前的早期地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那个被称为“太古宙”的时代,太阳比现在暗淡约30%,理论上地球应该是一个冰封的星球,但地质证据却表明当时存在液态水。这就是著名的“黯淡太阳悖论”。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当时地球的“超级温室效应”机制。

而现在,冥王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由碳氢化合物薄雾主导气候的星球范例。虽然它的效果是制冷而非制暖,但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天然实验室,去研究在富氮、富甲烷、低氧的原始大气中,光化学反应和薄雾究竟能扮演怎样的角色。

冥王星,这个曾经的“九弟”,如今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成为了映照我们星球遥远过去的一面“魔镜”。每一次我们对它的深入凝视,都是对地球自身起源的深刻反思。韦伯望远镜的探索还在继续,而太阳系的边缘,显然还隐藏着更多等待我们去揭开的、令人敬畏的秘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紧急!深圳8-9级大风+暴雨马上就到

紧急!深圳8-9级大风+暴雨马上就到

辉哥说动漫
2025-11-12 08:59:14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诗意世界
2025-11-11 23:53:27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49岁经理被调岗看门,当晚退出微信群,次日领导找遍10个经销商

兰姐说故事
2025-10-17 20:05:03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流年拾光
2025-10-23 20:33:16
西媒:菲利克斯打破所有预测,成为利雅得胜利的真大腿

西媒:菲利克斯打破所有预测,成为利雅得胜利的真大腿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11:14:12
特朗普:只要我在任,无人敢收台,话音刚落,中方划下4条红线

特朗普:只要我在任,无人敢收台,话音刚落,中方划下4条红线

古事寻踪记
2025-11-11 07:38:00
斯诺克英锦赛种子名单:赵心童第2,丁俊晖第9,吴宜泽第13

斯诺克英锦赛种子名单:赵心童第2,丁俊晖第9,吴宜泽第13

懂球帝
2025-11-11 21:46:13
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全被查

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全被查

新京报
2025-11-11 15:01:11
苍天饶过谁!拒唱国歌否认中国籍,俩儿子落户国外,她现状如何?

苍天饶过谁!拒唱国歌否认中国籍,俩儿子落户国外,她现状如何?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11-12 05:37:46
孔蒂帅位告急!那不勒斯危机下或将换帅

孔蒂帅位告急!那不勒斯危机下或将换帅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2 01:45:03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随着林诗栋4-0,全运会男单16强出炉,具体对阵如下,梁靖崑爆冷

侃球熊弟
2025-11-11 18:37:54
29+5!19+4!拿着童工合同,你又打成了超巨,不愧为广东最稳之人

29+5!19+4!拿着童工合同,你又打成了超巨,不愧为广东最稳之人

多特体育说
2025-11-12 00:37:40
1949年故宫大清扫,出动7万人,历经9个月,清理出25万立方米垃圾

1949年故宫大清扫,出动7万人,历经9个月,清理出25万立方米垃圾

史之铭
2025-11-12 08:40:50
韩国男演员吴永秀涉嫌猥亵罪案二审被判无罪,此前曾凭《鱿鱼游戏》获得金球奖

韩国男演员吴永秀涉嫌猥亵罪案二审被判无罪,此前曾凭《鱿鱼游戏》获得金球奖

红星新闻
2025-11-11 20:30:11
西部排名又乱了:快船爆冷连败,马刺高歌猛进,6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快船爆冷连败,马刺高歌猛进,6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11 17:50:29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9 21:58:39
男子暴打93岁母亲,官方通报原因,女儿曝更多内情,母亲经常被打

男子暴打93岁母亲,官方通报原因,女儿曝更多内情,母亲经常被打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1 21:04:51
U17世界杯32强出炉:亚洲4队!日本力压葡萄牙获第1,携朝韩晋级

U17世界杯32强出炉:亚洲4队!日本力压葡萄牙获第1,携朝韩晋级

我爱英超
2025-11-12 09:03:32
刘道玉在乎什么?

刘道玉在乎什么?

洞见财经
2025-11-09 15:12:16
男子用34天从北京跑步到上海,花费8000元,跑烂5双鞋,瘦了10斤

男子用34天从北京跑步到上海,花费8000元,跑烂5双鞋,瘦了10斤

半岛晨报
2025-11-11 15:00:03
2025-11-12 10:04:49
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incentive-icons
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一个来自星星的小胖子
824文章数 3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亲子
数码
本地

教育要闻

教育观察:选择医学专业前,很多人不知道的行业秘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周末加班,多孩压力,母亲焦虑:出路在哪?

数码要闻

Zen 7 首度现身 AMD 官方路线图:定位“下一代”AI 增强架构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