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做销售的老板们,没几个不头疼的。团队天天加客户微信,结果要么聊着聊着人没了,要么客户说“再考虑考虑”,转头就给竞品下单了。
算笔账就知道,丢一个客户,几千上万的广告费就打水漂了。更让人窝火的是,销冠一休假,整个团队业绩跟坐过山车似的往下掉 —— 这事儿,你肯定遇到过。
这真不是个别现象。客户加上微信的前7 天是黄金窗口期,但传统销售模式根本抓不住:新人手忙脚乱,销冠经验传不下去,半夜咨询没人理,客户需求越跟越模糊,更别提 7 天之后的长期跟进了。
私域营销的“慢性失血”,就卡在两个致命问题上:
●响应“慢”:客户半夜问价格,第二天早上才回复;白天咨询多了,销售同时聊几十个窗口,漏回、错回成了家常便饭。
●跟进“乱”:销冠的逼单技巧锁在自己脑子里,新人要么不敢开口,要么瞎开口;客户明明有兴趣,就因为跟进节奏不对,硬生生被竞品截胡。
更糟的是,这会形成恶性循环:销售越忙乱,客户体验越差;客户流失越多,企业越得烧钱拉新。
![]()
破局的法子,还真有。客第壹公司搞的这个壹客通销售服务智能体,就是来解决这些破事的。核心目标就两个:一是让客户在黄金7 天内被精准服务,二是把销冠的能力复制给 AI,长期跟进沉默客户。它不像传统 CRM 只记数据,而是直接插进销售流程,靠两套智能引擎干活:
先把提示词喂明白
让AI 知道自己是 “销冠”
打开壹客通登录后,先去系统提示词管理,点“新增系统提示词”。这一步是给 AI 定规矩,让它清楚自己的角色。
![]()
名字别整虚的,直接点。提示词得说透三件事:角色定位、技能、限制。比如可以说:“你是金牌销售,得 24 小时在线,客户问价格、问产品细节,要秒回;能根据客户标签分层跟进,用销冠的话术逼单;还得记着客户的沟通节点,别错过跟进时机。”
后续用着不合适,再按实际情况调,但一开始就得把“销冠” 的骨架搭起来。
再搭智能体框架,选对模型少走弯路
接着去智能体管理,点“新增智能体”。填好名字,选好知识库,再把刚才弄的系统提示词挂上。模型目前有 deepseek 和豆包,说实话,现在选豆包更稳,不容易出岔子。
然后是服务周期,去服务周期管理里配置。比如销售跟进可以设几个阶段,配完就能进模拟对话里微调。
![]()
这里得说清楚:提示词调好后别瞎改。真要微调,就按不同服务周期来。里面有工作目标、回答要点、限制,还有话术技巧可以参考,对着实际情况调,比乱改框架靠谱。
两套智能引擎,干的都是实在活
●自动回复智能体:相当于24 小时在线的销冠。内置行业和企业知识库,客户问啥都能答,不会胡说八道;结合机器人的速度和销冠的情商,回复既专业又贴心,能堵住服务漏洞。
●主动跟进智能体:幕后的“节奏大师”。能分析客户信息精准分层,从初次接触到成交,365 天跟进不脱节,还不会让客户觉得被骚扰;销冠的成功话术都存在里面,触发 SOP 自动推送,沟通质量有保证。
![]()
说到底,这系统就是帮老板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把销冠的经验变成企业资产,再也不怕销冠离职带走客户;二是用AI 的确定性对抗销售的不确定性 —— 它不会闹情绪,不会忘事,更不会半夜关机,黄金 7 天的机会窗口能盯得死死的。
生意做到最后,拼的就是精细化。当同行还在群发广告骚扰客户时,壹客通做的是:用自动回复智能体堵上服务漏洞,让每个咨询都离成单更近;用主动跟进智能体把销售流程标准化,让每个客户都被精准跟进。
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转化率,少浪费客户资源,少花人力成本,实打实实现降本增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