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办公日常中,接触各类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敏感信息已是常态,而正因如此,每一步办公操作都要格外注意,稍有不慎,就可能因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导致泄密。
近来,已有不少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保密不当,造成泄密,受到处分。
案例一 工作马虎大意,过失泄密
![]()
某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干部吕某主要负责单位档案管理、机要保密工作。一日,他按规定将需上缴的中央级、省级文件清理后,存放在保密室铁皮保险柜中。此后,吕某前往两次参与上堤防汛工作,但既未清点柜内文件,也未办理交接手续。
直至4个月后,吕某发现原本存放在保密柜中的部分待上缴文件失踪,私自查找无果后才上报。经查,共丢失文件75份,其中绝密级1份、机密级5份、秘密级23份。
最终,吕某因犯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案例二 贪图办公便利,微信泄密
![]()
某县教体局从机要渠道收到省委有关专项工作组下发的1份秘密级文件后,该局局长批示传达至各学校落实。
办公室借调人员胡某为了尽快落实文件精神,将文件全文拍照并发布至各学校校长微信工作群。之后,经过群成员各校长、老师的层层多次转发,这份文件迅速在数十个微信群传播,造成泄密。
案件发生后,胡某、张某均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案例三 懈怠密件管理,遭人窃密
![]()
某基层单位副职张某升职后放松保密要求。在某次开会领取了3份涉密文件后,张某并未按要求送回单位妥善存放,而是直接带着文件回到家中。
回家后,他在与亲属李某的交谈中透露了文件内容,并将文件交予其浏览。李某竟趁张某不备,用手机拍摄了文件。随后,有关部门发现这3份文件被发送至境外,并造成恶劣影响。原来,李某是受境外机构指使,长期伺机窃取我国涉密文件的间谍。
案件发生后,李某被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张某受到党纪处分,被调离岗位。
案例警示
以上案例触目惊心,每一起泄密事件背后,都暴露出部分工作人员对保密纪律的漠视与侥幸心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务必在日常办公中严守保密纪律,筑牢制度防线。
严禁放任涉密文件管理
经手涉密文件要严格履行清点、登记和交接手续,离岗或工作调整时确保文件完整移交。外出执行任务或长期离岗,需提前妥善安置涉密文件,并定期核查保密柜,杜绝因管理疏漏导致文件丢失。
严禁在互联网渠道传播涉密信息
严禁通过微信、QQ 等社交软件或普通电子邮箱传输涉密文件,不得使用拍照、截屏等方式转发涉密内容。传达涉密文件精神,必须采用符合保密要求的渠道,从源头切断信息扩散风险。
严禁擅自携带涉密文件外出
涉密文件应存放于保密室、保密柜等单位指定保密位置,严禁私自携带回家或放置在无保密措施的场所,确保涉密文件全程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严禁透露泄密文件给不宜知情人员
提高对身边人员的警惕性,严禁向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透露涉密信息,严防别有用心者利用工作之便窃取机密,切实筑牢内部防范的安全屏障。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安全保密——保密人的乌托邦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全保密公众号
保密安全专家
知识分享是美德,点击“分享”和“在看”告诉身边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