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区现存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不在大明湖,也不在趵突泉,竟然是游客鲜为了解的府学文庙大成殿。
![]()
济南的府学文庙,虽然了解的人不多,但它却是我国建筑年代排名第五的文庙,始建于宋熙宁年间,仅次于曲阜孔庙、江西萍乡文庙、南京六合文庙、苏州文庙。济南府学文庙规模曾经非常大,最辉煌的时期,加上“配套”的贡院以及文庙外的附属设施,据说几乎占了济南老城内近1/5的面积。
![]()
如今的济南府学文庙,历经沧桑,甚至有些济南人都忘掉了这座曾经的山东最高学府了。谁知道,随着济南古城旅游的爆火,它竟然成了旅拍、祈愿的网红打卡点。
济南府学文庙位于芙蓉街北与轱辘把子街相接处,大明湖路之南,一堵青砖红墙黄琉璃瓦的照壁遮挡住了宏伟的院落,这就是府学文庙的南门(正门)了。
府学文庙的影壁(照壁)应是建于清代,长近10米,高5米,背面红墙中间有圆形砖雕装饰,虽然是当代复建,但古韵犹存。简洁的图案,红色的背影,也是旅拍取景打卡地之一。
![]()
照壁之后,就是文庙的大门。大门为三间歇山式建筑,进深也是三间,黄琉璃瓦覆顶,券型拱门,深红色大门上装饰的金色门钉闪烁着金光。大门居中“文庙”金色二字匾额。
穿过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庙标志性的建筑“棂星门”了。济南府学文庙的棂星门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三间四柱火焰冲天柱式石坊。棂星门寓意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
![]()
济南府学文庙与其它孔庙建筑布局上有两处不太一样,一是棂星门之后有两座特别的亭子——中规亭和中矩亭,另一则是庙内泮池两座。
![]()
![]()
过棂星门,左右各有一古亭,左侧为六柱圆攒尖顶式,右侧为四柱攒尖顶方形,取“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之意,暗含天圆地方之大成,分别得名中规亭、中矩亭,时刻提醒着后人和学子求学也好,做人也罢,无论何时都要规规矩矩。
![]()
亭后就是文庙的标配半月形的泮池了。青石拱桥居中,周围环绕着百石望板、望柱。传说拱桥也叫状元桥,只有高中状元的人才能从上面走。济南府学文庙的泮池,那可是引的泉水而来,这种建筑布局在国内文庙中是独树一帜。
泮池之后左右分列钟英、毓秀坊。
![]()
文庙的第三道门就是屏门了,也是济南府学文庙最漂亮的一道门,为重檐五间六柱牌坊,居中匾额“海岱文枢”,那意思不言而喻了,必然说这里才是山东文化(海岱古代也就是山东)中心。自屏门可以一眼望到大成殿的正门,恍然有深宫大院的感觉。
屏门之后左右有数通碑刻陈列,大多数残破不堪,保存较好的也因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漫漶不清。
![]()
屏门与大成门之间还有一座泮池,不过这座泮池比前面的泮池小一些。为什么在济南府学文庙为“一庙双泮”,没有人能解释的清,反正这种建筑布局只有济南有。
大成门是大成殿的正门,旧称戟门,五间歇山式建筑,中门上悬“大成门”匾,左右抱柱楹联“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
![]()
跨过大成门,就是府学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了,为济南市现存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也是山东省境内现存最大的单檐庑殿顶古建筑。
![]()
大成殿前有月台,也就是古代祭孔典礼上举行乐舞仪式的地方。大殿为九间庑殿顶建筑,黄琉璃瓦覆顶,典型的皇家规格。
![]()
透过大成门,巍峨庄严的大成殿前,妥妥是成年礼、古装美女打卡拍照的好去处。
府学文庙当然是府学与庙一体的建筑格局,大成殿之后还有两栋建筑,分别是明伦堂和尊经阁,其中尊经阁为双层重山檐建筑,是济南府学文庙建筑群内最高的建筑。
![]()
文庙除了这些建筑,在中轴线东西两侧还有复建的更衣所、牺牲所等建筑。古色古香的建筑,红墙黛瓦,汉服、旗袍美女打卡拍照那是一个美啊。我来的时候正碰上拍婚纱照的,远远的蹭拍了一张,感觉特别美!
![]()
济南府学文庙,见证了济南老城千年沧桑,如今仍保留着宋代基础、明代格局与清代装饰的“三重时空密码”,焕发着中华民族千年文脉的密码。
学子祈福许愿,穿越时空打卡拍照,络绎不绝的游客,这里就是济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