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拒绝,熊声称策是一家之主,全程参与并主导前往长庚医院进行安宁疗护。
但实际情况是,熊某比策更早知晓长庚医院。当时长庚医院床位紧张,在策对这家医院还不知道之时,记者张跃与长庚医院进行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促使医院安排床位收治策。
家中的钱财都在熊的掌控之中。策的手机也在熊的掌控之中。
从熊发的小作文里,我们看出诸多破绽。
1 、对长庚医院知晓时间
3月15日晚上17:07,策在“某策群”里询问长庚医院的工作人员:“贵院的全称是什么?”
然而,早在3月10日,熊某面对记者时,就能清晰说出医院全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这表明熊某远比策更早接触并了解长庚医院相关信息。
2. 对治疗目的的表述差异
策前往长庚医院本意是进行诊疗,渴望得到救治。但在3月17日,熊某却宣称停药了,姑息了,安宁了。这与策的初衷大相径庭。
3. 策的期待与熊某的说辞不符
策满心抱着生的希望前往长庚医院,他表示“我也没说放弃,说不定在北京治着治着还能出现奇迹。毕竟北京有好的医生、好的药物、好的办法,也会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可见他对治疗充满信心与期待。
但熊某却称,策去长庚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太痛苦,更不想给家人添麻烦,这显然与策本人的想法相悖。
4. 实际行动与承诺不符
熊某声称要将策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值降到最低。但实际上,从杭州前往北京,熊某为策安排的是一辆不专业的车辆,不走国道,致使策一路颠簸了30多个小时。到达长庚医院后,熊某还拒绝给策打止痛针。
而且一路上,策都没有亲人陪伴,直到临死前,身边也不见亲人身影,这让策承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巨大痛苦。
5. 入住科室不同
策联系的是肝胆中心,熊让策入住的是疼痛科。
6. 转院相关说法不实
熊某说转院去长庚是树兰的主治医生配合协助,且有救护车将策接往北京。
但事实却是,熊某私自给策办理了出院手续,树兰医院根本不知道策的去向。
树兰医院证实,策出院时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状况良好。策是走出树兰医院,乘坐熊某找来的私人救护车离开的。此前,熊某等人还告知策,已经联系好了固定翼飞机,转运安全快捷,可最终并未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