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危机时刻最需要的是权威

0
分享至

领导者的信誉是危机期间尤为重要的资源,这种信誉不是来自于任命,任命是理论上的权威,而是来自于平时的积攒,你平时的积攒在危机中会形成尤为重要的资源。



周恩来总理的信誉,就来源于他平时的积攒,在危机处理中形成了一种资源。

1963年5月1日,“跃进”号沉没。“跃进”号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巨轮,1963年5月1日由青岛港驶向日本,向日本运送玉米、大豆、花生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5月1日上午,《人民日报》的头版报道了从青岛港出发的新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驶向日本。下午两点十分,“跃进”号触礁。四点十五分,“跃进”号沉没。这一事件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上午《人民日报》刚刚登完新闻,下午“跃进”号就沉了。当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件,“跃进”号就沉在今天的苏岩礁附近,它触的就是苏岩礁。

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被救起来的中方船员讲到,突然遭到了鱼雷攻击。日本报道系三枚鱼雷命中船腹。因为我们当时被美国包围东部,在我们“跃进”号沉没地点附近,济州岛是韩国的军事基地,还有釜山美国海军基地、佐世保美国海军基地。

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标志性的第一艘万吨巨轮沉了,是多么重大的失败呀。所以当时中央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责成处理。你看周总理的态度,他当时讲了,鱼雷如果发自潜艇,必为美军所为(因为韩国、台湾方面都没有潜艇);如果鱼雷发自快艇,可能是美、蒋合谋。当时事态非常严重,因此成立了专家组,总参作战部的雷英夫、交通部的孙大光、海军的张学思,还有国务院的张志远、孟平,相当于我们第一个危机处理小组成员,我们第一个危机处理小组处理得非常好。



周总理代表中央的态度,认为鱼雷若发自潜艇必为美军所为,发自快艇则可能是美、蒋合谋。调查小组经过调查,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极有可能是触礁。当时东海舰队都做好了准备,周总理拿到他们这个结论以后,迅速调整。他到了上海,当时东海舰队在上海,准备调查处理,看看能不能打捞,同时也做好了战斗准备。

周总理来做动员,拿出调查小组的结论说有可能是触礁,东海舰队的领导大吃一惊。周总理说,这个不是结论,是一种可能,有可能被鱼雷命中,有可能触礁,让他们去调查,一切以事实为准。这是领导者态度的即时转变,更是敢于对事件进行决策的权威。

你看看领导在态度上的迅速调整,如果说领导定好了就是鱼雷攻击,说,你们去吧,好好把这事儿查实,那结论就会完全不一样。最后经过调查,确实是触礁,触的是苏岩礁。我们潜水员从苏岩礁下去,发现礁石被撞碎,海水底下六七米的礁盘有我们“跃进”号船艏油漆擦过的印迹,“跃进”号因触礁沉没。

本来可能导致一场重大国际危机的事件,温度已经快要达到沸腾,却被迅速地冷却处理,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处理。这就是作为领导者面对重大危机时的迅即调整,面对原来已经基本定性的事件,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调整,实事求是,果断应变,处理危机。

这是一场非常好的危机处理,我们说危机中最需要权威,危机中又最缺乏领导权威,危机中一旦缺乏权威,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倾向。权威就是关键时刻的关键行为,危机中大家会看你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你是谁。



如果在“跃进”号事件上周总理没有根据调查得来的可能的事实做出及时的调整,大家以中央的结论为准,认为它很可能是被鱼雷攻击,然后再找出一些迎合中央结论的这种倾向的证据,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我们一方面强调危机中需要权威,另一方面最需要什么又最缺乏什么。

缺乏权威的原因在于,第一,情况不明;第二,风险巨大。所以领导人迟迟不下决心,想把情况搞清楚了再下决心,但是危机中要把情况搞清楚那一刻永远不会到来。

危机中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了解情况越多越犹豫,掌握情况越多越难下决心。危机中,大量的信息,甚至是大量相互矛盾的信息涌来,就像马航事件,非常典型,没有结论。你看,现在情况越多,人越糊涂,越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在这种情况下,危机产生的心理冲击远远大于危机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能量,危机没有那么悬乎,它会对领导者个人、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造成犹豫不决,而且情况越多,了解越多,越难下决心。

这时候你要依托专家,但是你发现专家在这时候也不太管用,即便是专家,在分析重大问题的时候也只能解释其中一小部分变量和因果关系。

专家是一个领域的专家,他不是百事通,到了关键时刻,专家只能在他自己的领域很清楚,但一个危机事件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情况,你依托专家很难看到全面。所以西方有这样一句话,叫作"more expert,less accurate",越是专业,越不精准。

而这个时候危机中权威的缺失往往成为危机处理失败的开始,当你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你要知道失败的种子已经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步一步地长大,导致你失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公斤铀-235释放出的能量有多大?地球上的铀,人类还能用多久?

1公斤铀-235释放出的能量有多大?地球上的铀,人类还能用多久?

魅力科学君
2025-11-07 19:44:51
排队给郭士强道歉?林葳的表现,戳穿了多少伪球迷的真实面目

排队给郭士强道歉?林葳的表现,戳穿了多少伪球迷的真实面目

何咯说
2025-11-19 00:55:40
杨亚洲大儿子一句话:“搬出去住”,倪萍当场落泪

杨亚洲大儿子一句话:“搬出去住”,倪萍当场落泪

青史楼兰
2025-11-18 11:56:35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B12,或有助改善4种病症,早了解早受益

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B12,或有助改善4种病症,早了解早受益

二大爷观世界
2025-11-18 11:43:51
1号线“小心站台间隙”丢了“小”字,北京地铁回应

1号线“小心站台间隙”丢了“小”字,北京地铁回应

新京报
2025-11-18 13:47:03
灯光下灰穿针织衫的美女

灯光下灰穿针织衫的美女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9 01:50:59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中央定调,房地产已经完全明牌了!

中央定调,房地产已经完全明牌了!

山丘楼评
2025-11-12 18:29:13
福特智趣烈马预售22.98万起!网友:内饰很有吸引力

福特智趣烈马预售22.98万起!网友:内饰很有吸引力

汽车网评
2025-11-18 21:04:09
同事天天蹭我午饭,我刚被公司裁员,抱着纸箱出门,他却拦住我

同事天天蹭我午饭,我刚被公司裁员,抱着纸箱出门,他却拦住我

小秋情感说
2025-10-24 14:50:28
收官战还有4天开打,海港却连迎两个坏消息,取胜大连英博有点悬

收官战还有4天开打,海港却连迎两个坏消息,取胜大连英博有点悬

零度眼看球
2025-11-18 08:51:55
文昌阁火灾原因找到了,游客或面临天价赔偿,管理方也难逃追责

文昌阁火灾原因找到了,游客或面临天价赔偿,管理方也难逃追责

可爱的罗
2025-11-15 06:09:33
44岁董洁和男友大连聚餐时被人偶遇 可是纯素颜,那模样简直美翻了

44岁董洁和男友大连聚餐时被人偶遇 可是纯素颜,那模样简直美翻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8 06:05:17
截至2025年11月15日,俄罗斯占领乌领土19.3%,涉及8个州1个地区

截至2025年11月15日,俄罗斯占领乌领土19.3%,涉及8个州1个地区

山河路口
2025-11-16 19:18:02
丈夫出轨8年时间向大8岁情人转账超125万,妻子起诉全额返还!二审判决来了

丈夫出轨8年时间向大8岁情人转账超125万,妻子起诉全额返还!二审判决来了

红星新闻
2025-11-18 00:02:11
仇恨才是主流——20%的PA官方报纸文章宣扬反犹太主义

仇恨才是主流——20%的PA官方报纸文章宣扬反犹太主义

老王说正义
2025-11-19 00:03:29
研究发现:常年吃降糖药的人,到70岁后,很多都面临6种健康困扰

研究发现:常年吃降糖药的人,到70岁后,很多都面临6种健康困扰

白宸侃片
2025-11-16 11:31:14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脱钩了?河北社平工资下降0.19%,社保缴费基数却上涨了2.2%

脱钩了?河北社平工资下降0.19%,社保缴费基数却上涨了2.2%

财话连篇
2025-11-18 23:03:32
2025-11-19 04:48: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8364文章数 121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教育
数码
旅游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数码要闻

华为MatePad系列平板“PC多屏协同”功能正式回归

旅游要闻

铜锅沸山海,非遗润新年!螺髻山彝历盛宴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