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三四千的工资能干啥?”这往往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会口出的狂言,因为他们确实没有接触过社会,更不明白自己父母打拼有多辛苦。
总觉得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既然是高学历,到了社会上肯定就会大有作为,甚至会被人抢着要。
但谁知道很多人最后才发现,其实自己的青春一小时也不过就值十几块钱,而到那个时候才会明白为啥说穷人不生孩子也是一种善良。
![]()
“我的青春只值14块”,女孩打暑假工情绪崩溃:家里穷就别生了!
一个广东的女孩子实在忍不住了,她的情绪很崩溃,在网上发了这样一条帖子,标题叫《穷人不要再生孩子了》。
她自认为家里很穷,那么她的判断情况是否与现实相符呢?原来她的家庭状况确实堪忧,家里一共有5个孩子,而且是靠低保维持生活的。
她读大学完全是靠助学金和贷款一步步撑过来的。这样的家庭状况确实让人忧心,所以每逢暑假,为了勤工俭学,她只能自己外出去打工。
![]()
可今年或许是工作特别难找,她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暑假工,14块钱一小时,包吃包住。顶着37度的高温,她去工厂干活,发现那里没有空调,特别热。
而她一天要干10个小时甚至更多。她想着来都来了,而且兜里的钱只够回家的车费,并且这个工作还是室友托人情找来的。
去了宿舍之后她更绝望,又闷又热,连晾衣服的地方都找不到,躺在床上满身湿热,睡不着觉,还散发着一股烂菜叶子的味道。
![]()
这个时候,这位优秀的女大学生终于崩溃了。以前他觉得自己能上大学就已经很不错了,千万不要埋怨父母,他们也很辛苦。
可是现在他发现自己活得也非常痛苦,身体不好却不敢去医院。大学的室友家庭条件一般,但也很幸福,约他出去玩的时候,他只能说自己要去图书馆学习。
他这辈子甚至都没吃过肯德基和麦当劳,有一款粉底液想了两年都舍不得买。
![]()
孩子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足,而贫困家庭的家长往往只能提供一口饭吃
大学生家庭领取低保或者家里有不少弟弟妹妹的情况,在很多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为何现在的大学生渐渐认清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家里穷的话,最好别生太多孩子,因为只能养得起却教育不起。但以前的家长却意识不到这是受过教育与没受过教育所导致的认知差异。
现在的大学生来到大学,在大城市读书后体验到了富足生活的模样,他们发现自己想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富养。
![]()
可别指望家里穷的家长会理解这种心态,因为以前那种认知里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他们只觉得只要自己能打工赚钱,让孩子吃饱饭活下来,之后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他们觉得这也是一种养育方式。但是这样的大学生也不要放弃希望。就像那位广东的女同学,虽然她现在的青春一小时只值14块钱,但她还没有到经济独立的时候。
一个人真正的人生起点应该是自己开始赚钱之后,所以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而是要等自己毕业之后找到第一份工作。
![]()
渐渐稳定下来,到那个时候也会感恩家长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体验到这诸多经历。
哪怕是富二代家庭的孩子,也总得自己学到东西,然后去继承家业;而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那么多压力,当下的重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为日后的独立生活做准备。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