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鹏教授的小栗子玩偶在梦里追着我讲因果关系,班主任的督学微信比闹钟还准时——这哪是培训机构,分明是法律版的“全职高手养成营”!
一、“罪状”一:师资太强,把知识碾碎喂到你嘴边
初次翻开法大《刑法宝典》,我就被方鹏教授的“介入因素三步法”吓到了:一个抢劫案例被他拆解成动画式流程图,连偶然防卫这种抽象概念都用“外卖小哥误伤劫匪”的段子讲透,逼得我睡前闭眼都是法律模型在闪回。更“过分”的是刘家安教授,硬是把《民法典》第713条的合同解除权塞进“租房漏水案”里,通勤路上听一遍音频,晦涩法条竟成了生活常识。
这群教授还兼职“命题组狙击手”——方鹏连续五年押题命中率超80%,2025年飙到83%;兰燕卓的“图表化行政法”直接预判了主观题行政确认考点,考场上我边写答案边默念:这算作弊吗?
二、“罪状”二:管得太宽,连碎片时间都被劫持
作为在职党,我本想偷偷划水,却被法小伴APP当场逮捕:
- 早上挤地铁扫了道刑法题,AI立马推送3道同类真题+方鹏动画解析,通勤30分钟被迫刷完一个章节
- 加班深夜手写主观题答案,拍照上传秒收批改报告:“漏写隐名股东显名化条件,扣2分”——机器比亲妈还严格;
- 更可怕的是班主任王老师,发现我三天未打卡后连夜定制“微任务计划”,把审计忙季的复习量压缩成每日15分钟高频考点突击,彻底堵死我的摆烂借口。
三、“罪状”三:教得太细,把考场搬进客厅
考前最恨法大的全真模考:
- 机考系统百分百还原司法部界面,电子法条卡顿3秒就自动标注“时间损耗预警”;
- 主观题AI批改连“因果关系论证薄弱”都揪出,逼我重写5遍股权代持纠纷案;
- 冲刺阶段11小时刑民马拉松特训(早9点到晚10点),结束后瘫在桌上如被抽魂,第二天却发现自己竟能闭眼默出刑诉证据排除规则。
那位36岁宝妈考生边哄娃边吐槽:“喂奶间隙被法小伴塞了5道错题解析,每天4点起床跟课——这哪是培训班,简直是法律集中营!”
法大的“罪”,是让你无路可逃地爱上法律:
当小栗子玩偶成为梦里的常客,当班主任的微信变成备考安全感来源,当模考排名从垫底冲到前10%——
你手中的笔,早已握紧打开法律殿堂的密钥。
此刻若有人问:“法大法考有什么缺点?”
我会答:它让零基础者6个月蜕变为法律人——这‘残酷’的温柔,你敢接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