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5日,马斯克刚宣布"美国党"成立没几个小时,美军就突然叫停了SpaceX好几亿美元的项目。
更狠的在后头。空军、国防部、情报部门,三家一起对马斯克开火,这阵仗,明显是有预谋的。
军方为啥这时候动手?马斯克还能怎么办?
作者-山
来势汹汹的围攻
说马斯克倒霉吧,也不全是。
美军这次下手,准头挺准,SpaceX那个约翰斯顿环礁项目,说停就停了。理由?环保。听着就觉得敷衍。
这个项目本来是美军的"快递火箭"计划。听起来挺科幻,其实就是想用商业火箭在短时间内把100吨货物送到全球任何地方。美军盯上了太平洋上那个距离夏威夷1300公里的小岛,打算建两个火箭着陆场。
项目谈了好几年,SpaceX和军方在2020年就开始合作。马斯克估计早就把这块蛋糕算进账里了。结果呢?3月份军方还在做环境评估,7月3日突然来个急刹车。
时机卡得这么准,鬼都不信是巧合。
真正要命的是后面这一套组合拳。空军部、国防部监察长、情报副部长,三个部门同时出手查他。说是马斯克违反保密规定,跟外国领导人见面不汇报。这位世界首富,从2021年起就不按规矩办事了。
知情人爆料说,马斯克"少报或瞒报了诸多行程安排"。更严重的是,有人举报他跟俄罗斯官员有联络,甚至包括普京。这要是坐实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环保是幌子,保密才是杀手锏。军方这招,可谓是精准打击马斯克的命门。
这事儿吧,时机卡得太巧了。
撕破脸的导火索
巧个啥,明明就是有人忍不了了。
起因还得从"大而美"法案说起。特朗普这个法案,说白了就是给富人减税,穷人买单。按理说,马斯克这种级别的富豪应该举双手赞成,结果他不干了。
法案的内容听着就刺耳:对高收入群体进一步减税,削减联邦医疗保险和营养补助预算,增加边境安全与军费开支。最狠的是,大幅压缩新能源项目投资。这不是明摆着跟马斯克的特斯拉过不去吗?
法案投票那天,场面要多惊险有多惊险。副总统万斯得亲自下场救火,参议院50比50平票,他投出了关键一票。众议院也差点翻车,218比214,险过险过。连特朗普同党派的2名共和党议员都倒戈了。
马斯克当时就急眼了。他在社交媒体上直接威胁那些投赞成票的议员:"等着明年败选吧。"还说这个法案"极其疯狂且具破坏性",会摧毁美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特朗普的回击也够毒:"马斯克获得的政府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没有这些补贴,他很可能得关停企业回南非老家。"
这话说得,刀刀见血。曾经的盟友,就这样撕破了脸。
7月4日,特朗普正式签署法案。7月5日,马斯克就兑现承诺,宣布"美国党"成立。网上投票124.9万人参与,65.4%支持建党。这个支持率,说明民间对两党制确实有怨气。
马斯克在宣布建党时说得很明白:要让那些支持疯狂支出法案的国会议员在明年输掉选举。这不是威胁,这是宣战。
这下,马斯克算是彻底惹恼了既得利益集团。
玩真的了
共和党这帮人,可不是好惹的。
密歇根州那个策略师杰森·卡贝尔·罗伊,话说得够直接:"马斯克会成为一个没有国家的人。"啥意思?要么滚蛋,要么完蛋。
这话听着像威胁,其实是预告。据说共和党已经准备了三招:
第一招,直接把他赶回南非。特朗普在吵架时就表达过这个想法,现在可能要动真格了。马斯克虽然有美国国籍,但他的南非出身一直被人拿来说事。
第二招,找人做掉他。听着挺狠,但在美国政坛这不算新鲜事。当年连肯尼迪都能被干掉,更何况是个商人?资本财团要真想动手,办法多得是。
第三招,搞垮他的生意。这招最阴毒,也最有效。通过栽赃嫁祸,让马斯克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虽然建设不易,但要让大厦倾倒,其实并不难。
听着挺吓人,但马斯克也不是软柿子。他回应得挺硬气:"我不想挑事,但谁来我都接着。"
共和党已经开始行动了。马斯克看中的众议员托马斯·马西,现在被列在开除名单的第一位。马西是反对"大而美"法案最坚决的共和党人之一,一直跟马斯克站在同一阵线。现在要拿他开刀,明显是给马斯克看的。
这就像下象棋,先吃掉你的车马炮,再慢慢逼你的老将。
问题是,嘴硬能顶多大用?
退路在哪
说实话,马斯克的退路还真不少。
这哥们有三个国籍:美国、南非、加拿大。真要躲,总有地方去。南非老家还在,虽然经济不太景气,但对他这种级别的富豪来说,照样能过得很滋润。加拿大也算半个家,当年他就是从加拿大女王大学转学到美国的。
不过加拿大那边现在也不太欢迎他。超过25万人签名要取消他的公民身份,理由是他的言论和行为损害了加拿大价值观。这个数字还在增长,说明马斯克在国际上的形象确实有问题。
从钱的角度看,功成身退是明智选择。他的财富早就够几辈子花了,特斯拉、SpaceX、X平台,哪一个拿出来都是千亿级别的生意。何必跟政治较劲,非要趟这趟浑水?
但真正的问题是,他愿意退吗?
了解马斯克的人都知道,这人吃软不吃硬。你好好跟他说话,他可能会考虑。你要是威胁他,他保准跟你死磕到底。这次共和党又是停项目,又是威胁驱逐,又是暗示暗杀,这不是明摆着激怒他吗?
历史上,第三党在美国确实很难成功。1992年罗斯·佩罗拿下近19%的选票,结果一张选举人票都没得到。1912年罗斯福背书的"进步党",也没能持久存续。美国的"赢者通吃"制度,就是专门克制第三党的。
但马斯克可能不太在乎这些历史经验。他的想法很简单:集中火力,先拿下参议院2到3个席位、众议院8到10个席位。这样一来,在关键法案投票时,他就能当"关键先生",逼着政府真正为老百姓办事。
这个策略听着挺现实,但执行起来难度不小。每个州的建党门槛都不一样,光是收集签名就得花数亿美元。而且民主党和共和党肯定会联手阻挠,法律战估计要打个没完。
马斯克现在面临的,其实是一道选择题:是选择见好就收,拿着钱回南非当富翁;还是死磕到底,在美国政坛杀出一条血路?
从他的性格来看,答案应该不难猜。
这事儿的结果,说不定会改写美国政商关系的游戏规则。
结语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新钱和老钱的较量。马斯克代表的是科技新贵,传统政客代表的是既得利益。两拨人早晚得掰掰手腕。
历史上这种戏码演了不少回。要么新势力成功上位,要么被老势力按死在沙滩上。马斯克现在走的路,肯尼迪当年也走过,结果咱都知道。
但时代不同了。今天的美国,民众对传统两党的信任度创了新低,43%的人都自认为是独立选民。马斯克如果真能利用这股民意,说不定还真能闯出点名堂。
当然,前提是他得先保住小命。
换成你,是选择见好就收,还是死磕到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