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锦鹏的萨博900 Turbo:当文艺导演遇上瑞典涡轮传奇
这车,真有点意思!最近看到香港导演关锦鹏开着一辆萨博900 Turbo出现在片场,瞬间让我想起了那个属于涡轮增压的黄金年代;这款车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是文艺青年和知识分子的最爱,关导演的眼光确实毒辣。
瑞典飞机血统,涡轮增压先驱
萨博这个牌子,说起来还真有故事,1937年成立的时候叫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get,翻译过来就是瑞典飞机有限公司;你没听错,最开始就是造飞机的!直到1944年才转型搞汽车,1947年推出首款SAAB 92;关键是这种飞机制造的基因,让萨博在汽车安全和涡轮增压技术上走在了前面。
说到涡轮增压,萨博虽然不是发明者,但绝对是第一个大规模量产涡轮增压民用车的厂家;1986年那次在美国Talladega环形跑道的世界纪录挑战,简直就是传奇——原装市售车连续跑16天,累计8万公里,平均时速213.691公里每小时;这种耐久性测试放在今天都显得有些魔幻,但这就是萨博的技术实力。
900系列:经典中的经典
萨博900诞生于1978年,基于Saab 99平台开发而来,但加长和改进了不少;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发动机布局——纵向安装,倾斜45度,位于变速箱正上方;这种非传统布局虽然维护起来有点麻烦,但正是这种“古怪”设计让萨博900有了独一无二的魅力。
关锦鹏选择900 Turbo绝对不是偶然,这款车的2.0升B202 16气门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额定功率160马力,扭矩254牛·米,匹配五速手动变速箱;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动力配置简直就是小钢炮的存在,涡轮启动后的扭矩爆发,能让你瞬间体验到推背感的快感。
文艺范儿的选择,不仅仅是情怀
为什么说萨博900是文艺青年的最爱?这车有种说不出的气质,既不像德系车那么严肃,也不像日系车那么中庸;萨博独有的环绕式挡风玻璃设计,灵感来源于飞机座舱,坐在里面真有种开飞机的感觉;位于中控台的钥匙插槽更是萨博的经典设计,这种细节上的用心,正好符合导演们对于美学的追求。
最关键的是安全性,萨博900专为抵御北欧严酷冬季而设计,厚实车门、坚固结构,在80年代就有了很多创新的安全功能;对于像关锦鹏这样的创作者来说,安全可靠的座驾是必需品,毕竟创意无价,生命更宝贵。
现在的萨博900:收藏价值飙升
随着萨博2011年正式破产,这些经典车型的价值开始疯涨;前不久看到一辆1987年萨博900 Turbo敞篷版,里程数只有246英里(不到400公里),最终以14.5万美元成交;这个价格放在国内就是99万人民币,简直是天塌了的节奏!
但话说回来,这种近乎全新的萨博900确实值得这个价;樱桃红配棕褐色真皮内饰,电动软顶,15英寸合金轮毂,还有那套经典的Clarion立体声系统;关键是这车的稀缺性,萨博很少推出限量版,每一辆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争议与思考:经典车的日常使用价值
有人说花近百万买台老萨博是人傻钱多,但我觉得这事儿得分两面看;对于关锦鹏这样的艺术家来说,萨博900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表达;这种独特的瑞典设计哲学,正好契合了文艺创作者的内心需求。
日常使用确实有挑战,老车的可靠性、维修成本都是问题;但正如文中提到的,80、90年代的年轻经典车“具有足够的速度、可靠性和精致度,可以与现代汽车相媲美”;萨博900虽然有小毛病,但基本的驾驶品质还是很不错的。
结语
关锦鹏的萨博900 Turbo选择,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品味和对经典的坚持;在这个满街都是SUV的时代,还能坚持开一辆有个性的老车,这种态度值得尊敬;各位车友觉得,花大价钱买经典车到底值不值?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