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创造和失去的讽刺和感伤
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文章【2363】字 | 5分钟阅读
图片来源:网络检索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7月3号,是上海链家“房客分离”制度运行的第三天。
这个事情观望的人特别多,链家上海公司以外的城市公司都在观望,他们要不要跟?上海的同行也在围观,他们能不能跟?
试行的城市是上海,这个很微妙,一个市占率不错,但是远远不如链家大本营北京的城市,拿上海先行更大的一个理由是,上海的二手房太好了。
最难受的一群人也在前三天出现了:M,也就是店长。他们在这场改革中变成了夹心饼干,被砍掉了一部分,也几乎可以预见的是,收入同步也会缩水。
在链家内部流传出来的ppt里,他们被许以重任,画了大饼(涨工资),但是仅仅只过去三天,一个熟悉的M就对小帅表示,收入肯定减少了。
链家在上海正在对2万多经纪人开刀,这场改革有一个文艺的名字“在一起翻山越岭”。
上海并没有山,佘山也不是山。
什么叫“房客分离”? 简单来说,就是要经纪人在“房源维护”与“客源服务”中二选一,不像之前的中介公司可以在买家和卖家中间随时切换角色促成交易,哪怕链家,都是这么做的。
简单的说,经纪人维护客户,店长维护房源。
上海链家准备怎么干呢?
他们首先把员工分成了三种,A序列,就是经纪人序列或者专业序列;M序列,店经理序列或者管理序列;还有S序列,是高层管理。
简单理解就是,经纪人、店长,区域领导。
这个分法有一部分参照了互联网及大型企业中常见的职级划分体系(Management Sequence),就很互联网。
然后,M序列(店经理)自动划为房源端,对房源做维护、管理、跟踪;A序列(经纪人)自动划为客源端,对购房客户提供咨询带看服务。
然后,如果有A级经纪人希望做房源端,可在达到单量标准后参加竞聘。
这个改革最大的变量在M,也就是店长这里出现了。M是不可以跨界去做客户的,他们只能做房源端。
这张图上把两个工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说得一清二楚。
店长是不可以做签约的,这部分只能让经纪人去干。那么,很多人会问,房源维护主要是什么?让房子对店长忠心耿耿吗?让房东不要一房多签吗?
在链家的招聘网站上,他们是这么说的:
实际上,这也是在上海试行改革的重要一步,在维护房源上,他们需要对房子进行一部分的美化,通过对房子简单的改造后更符合买卖的要求,简单说,就是房屋的改造师+化妆师。
链家太需要上海这个市场了。2025年上海二手房半年成交13.01万套,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较2024年上半年的10.89万套增长19.5%。并且超越2022年、2023年同期,是近四年来的半年成交峰值。
他们在上海有2万多名员工,但是市场占有率一直没有突破40%,太平洋、21世纪不动产、住商不动产,我爱我家都在后面咬得很死。
这让链家看到了上升的前景,就像一个中等生看到了可以进步的空间。
他们想搏一搏。万一,单车变摩托?
压力给了M,在任何异常改革里,中层都是首当其冲的,他们需要让这部分人去精耕房源。
卖房难怎么解决?链家决定出奇招:让房源更符合出手的标准,他们的术语叫:持续加工好房。
上海就有一半二手房房龄在20年以上,这部分市场并不小。再加上,链家在上海的平均单套成交这两年一直在下滑,从2024年的384万元降至2025年的370万元左右。
这意味着,链家的“老破小”比例不低,也离不开这部分房源。
怎么打破僵局呢?
他们决定对M许以重诺,比如,收入可以增加25%!但是链家干得好收入能大幅提升是真的,Choice数据显示,贝壳集团董事长兼CEO彭永东2021年年薪847.8万元,2022年升至4.75亿元!
但是,M表示不信。毕竟还是计件式的收入,能不能增加,都可以预判。
然后,他们又告诉M,你的晋升通道很好,从A到M,到B,到D,是必然之路。
在招聘的网站里,链家是这么写的:2022年上海链家为1802位伙伴提供晋升机会,其中98%的管理干部都是从内部培养。上海区域,从经纪人晋升至M店经理一般为期0.5年-1年,经纪人晋升至商圈经理平均时间为3年。
小帅看了这组数据在思考,原来的那些M去了哪里呢?
现在还留着的M告诉小帅,这次改革后,比如原来40个人的店,会有4个M,但是现在只有2个。
普通的经纪人有了足够的开单动力,原来有7个环节的朋友们要一起拿佣金,改革后,2个环节就可以了。
这些经纪人在成交单给20%给M就可以了,原来,这部分的比例是45%。
感觉损失大了,又感觉公司的饼更大。
链家房源端不可获客,只能做房源维护,成交业绩总占比从45%提升至53%,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牵引经纪人重视对房源端、业主的维护。
同样,客源端占比从55%下降47%,可是,分的人少了,经纪人分点少了,但是影响不大。
好了,链家经纪人“一人吃两头”的时代终结了。在上面那张表里,普通业务员对接房源的比例从20%降至10%,收入正在面临下滑。
这家有争议的公司正在勇敢走向改革。
他们今年争议就大,上一轮的争议是贝壳高管的天价年薪和无底薪牛马的低收入,这是一场失衡的财富分配与行业反思。
根据年报显示,2024年贝壳外部分佣、内部佣金及薪酬支出合计417亿元,按50万经纪人基数计算,人均年收入仅8.34万元,月均6950元,不足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彭永东2024年个人薪酬的0.02%。
而与经纪人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贝壳高管极高的薪酬水平。2022-2024年,彭永东年薪分别为4.75亿元、7.13亿元、4.01亿元;贝壳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单一刚年薪分别为3.55亿元、5.29亿元、2.99亿元。
而今天的这轮改革中,是2万多名链家在上海的牛马,一旦成功,将势如破竹,席卷链家的每一寸土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