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国宫廷暗流涌动。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彻底改变了伍子胥的命运。这位楚国大夫伍奢的儿子,从世家公子一夜沦为通缉要犯,却在绝境中走出一条复仇之路,深刻影响了吴楚两国的历史走向。
![]()
初到吴国的伍子胥,不过是个落魄的流亡者。但他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公子光暗藏夺取王位的野心。伍子胥深知,这是实现自己复仇计划的机会。于是,他向公子光推荐了刺客专诸,并一同策划了“鱼腹藏剑”的惊天之计。公元前515年,在吴王僚宴请公子光的宴会上,专诸将匕首藏于烤鱼腹中,成功刺杀吴王僚。公子光登上王位,史称吴王阖闾。作为回报,伍子胥得到重用,终于有了实施复仇计划的资本。
![]()
伍子胥不仅是复仇者,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协助阖闾修建阖闾大城,规划城内的街道、水系,打造出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这座城也是如今苏州城的前身。他还向阖闾举荐了军事奇才孙武,二人共同训练吴国军队,提升战斗力。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爆发,伍子胥与孙武率领吴军,采取灵活战术,五战五捷,一路势如破竹,直捣楚国郢都。此时楚平王已死,满腔仇恨的伍子胥掘开楚平王陵墓,鞭尸三百,多年的屈辱与愤怒终于得以宣泄,曾经强大的楚国也在这场复仇之战中几近覆灭。
然而,伍子胥的辉煌并未长久,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在击败越国后,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多次劝谏夫差要斩草除根,灭掉越国以绝后患。但夫差不仅听不进忠言,反而逐渐猜忌伍子胥。公元前484年,夫差赐剑命伍子胥自尽。临终前,伍子胥悲愤地留下遗言:“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城门上,我要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九年后,勾践果然率越军攻破姑苏城,吴国灭亡,伍子胥的预言成真。
![]()
从家族蒙冤到血洗楚国,从辅佐吴王称霸到含冤而死,伍子胥用极端的方式复仇,以卓越的才能治国,最终却倒在权力的漩涡中。他的故事是个人的悲剧,更折射出春秋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与人生命运的无常。伍子胥的名字,至今仍回荡在历史长河中,诉说着一个关于忠诚、仇恨与宿命的永恒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