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业认知,解读财富密码」
本文是万叔的第709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创始人万叔。
中午万叔看到朋友发来的消息,说南航这次又出事了。
啥事?
万叔问。
飞行员砍伤了领导,然后跳楼。
这件事情,以保密为由,热度被压下去了。
这篇文章,大概率会被撸,看到的,抓紧保存。
如果被撸,扫码去星球看备份。
![]()
以下是正文。
搜了一下,通报不说人话。
![]()
好像说了,又好像没说。
挖一挖。
大概是这么个事儿。
南航,近期搞了一个飞行员技术排查的活动。
跳楼的那个李某某,是个机长,被判不合格。
黄某呢,是工会的领导,去和他接触沟通这个结果。
然后就发生了李某某刺伤,黄某和另外一名同事,然后跳楼自杀的消息。
大概懂了?
就这么个事儿。
民航体系里,为啥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这事儿要从底层逻辑说起。
看起来民航是市场化的行业,实际上还是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举几组数据。
美国3亿人,有2万个机场,我们14亿人,300多个民用机场。
这不是DS随便编的哈,是确有其事,在美国FAA是有备案的。
另外,美国的廉价航空,比如西南航空,经常推出低至1美元的机票,而且不是红眼航班。
相比之下,我们主要是三大航司垄断了国内的航班,尤其是北上广的干线运输。
你想坐廉价航空,那些糟糕的待遇就不说了,关键是时间没一个好的。
之前去桂林旅游,大概就是这种感受。
坐竹筏游漓江,被限定在了固定时段。
等到桂旅的大船开过来的时候,小竹筏是要让道的。
和民营航司相比,三大航司还享受比如油价协议价,机场枢纽折扣这些……
如此种种,就导致了中国的民航,本来应该属于市场化领域,但行政色彩依然浓厚。
当行政而不是市场主导的时候,必然出现各种奇怪的操作。
![]()
万叔前两年,接得最多的项目,就是国企的降本增效。
说的好听,本质上是降本。
再说清楚一点,多数是要借着经济下行的机会,清理落后生产力,处理低效员工。
这本质上是一件好事。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经济的运转和健康,是以组织的新陈代谢为代价的。
像你每天睡觉的时候,代谢出去的那些细胞废物,保证了你肌体的健康。
美国每次借由经济危机,都会自然淘汰掉一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企业。
![]()
从而崛起另一批,新生更有经济活力的企业。
但这事儿,在国企的语境下,具体执行起来,有很大的麻烦。
所以一般都是迂回。
怎么做的?
第1步,我们会让企业先吹风,说现在经济下行,大家都要努力,然后组织要进行精简。
因为,刀子没有砍在自己身上,所以这一步阻力其实是比较小的。
接下来就是连环设计了。
第2步,我们会设计新的岗位方案,连同企业高层,一起去和中层谈。
比如你们部门要精简几个岗位,为什么要精简,怎么设计新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
把虚的方案变成具体的指标。
这一步因为不涉及到。中层具体的利益,所以多数情况下也还好谈。
第3步,公布组织变化,做人员-岗位测评和新的竞争上岗。
这里就是关键核心了,至少价值10万。
认真看。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你跟他说你做的不行,我要把你淘汰掉,绝大部分情况下,那个人会极度强烈反抗。
所以这事也必须得迂回。
怎么迂回,就是万叔之前说的,用组织的力量,建立一道厚厚的墙,杜绝点对点的报复。
举个例子,最常用的,搞竞聘。
比如一个部门有12个人,裁掉两个还剩10个,我们减掉的是岗位,那么12个人就来竞争这10个岗位。
当然不只是一次竞聘演讲,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模,设计权重。
综合权重下来,如果岗位没有竞争,你就继续干。
如果岗位产生了竞争,就优胜劣汰,做到相对的公正公平。
实际上,这本质上是个路径问题,不是个结果问题,那些要被裁的人,心里多少也会有点预感。
那你不能直接裁他,必须要有一个更大的理由。
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闹事。
这就是大多数国企的问题和现状。
像之前东航的事故,懂的都懂。
也是因为人事、待遇变化,工作不细致,过于生硬,导致的。
一个逐步市场化的行业,匹配上老旧的、不思进取的、行政化的管理机制。
必然会产生矛盾。
行业趋势势不可挡,但改革的过程,却是需要铁血领袖,大师去运作的。
这点,铁路部门的改革,就是全世界的榜样。
以前,铁道部,是个更加嚣张的地方,有自己的学校、土地、甚至法院。
被称为铁老大。
以前的绿皮火车,服务质量之低,效率之差,从买票到坐车,年纪大一些的读者,应该印象深刻。
![]()
那,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成为中国名片的呢?
顶层设计、科技进步、利益再分配。
顶层设计,就是2008 年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里,确定的以高铁作为全国客运的主要交通方式,建立四横四纵的高铁网。
科技进步,就是通过高铁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升级的办法,把西门子、日本新干线等高铁技术,变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
这一点,从南北车的合并,中车的自主率到达97%,可见一斑。
具体经历了多少委屈、多大的艰辛,可以看我老乡卢克文的中国高铁发展史视频,这里不赘述了。
利益再分配,就是拆分铁道部,由交通部承担铁道部的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作为一个对中国、世界经济史都有研究的家伙。
万叔觉得,到底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还是让看不见的手调节,哪个更好?
是有前提条件的。
当我们一穷二白,没有任何经验积累的时候,集中资源、人才、做关键的研发和技术突破,是更有优势的。
但当行业走向成熟,商业化,让市场做主导,发挥每个人、每个组织的主观能动性,用动力驱动成事,是更有效率的做法。
而民航,大概就到了这个转型的节骨眼上。
关注万叔,阶级跃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