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周末,联合国传来一个坏消息。北约东翼五国如一道铁幕垂下,将俄罗斯西线出口围成“孤岛”,欧洲安全架构骤然裂开一道深痕。欧洲的和平已成妄想。
综合《环球时报》消息,日前,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几个波罗的海“三傻”的“退群”通知,被送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案头,正式宣布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紧随其后,波兰议会以415票赞同、13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退约决议,芬兰等国也做出相同反应。
可能有些观众不太了解,我们简单说一下。这帮人退的“群”,是在1997年建的1999年生效,号称是“人类良知灯塔”。《渥太华禁雷公约》全称《关于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看名字也知道,这个公约核心要求都是围绕地雷来制定的。毕竟,在美苏争霸时期,各国为防止战争,曾经大规模部署地雷。结果直到冷战结束,敌军没杀到几个,平民反而经常遭殃。因此,就初衷而言,这个公约的的确确极大的消除人道灾难,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但俄乌战争的炮火,却在过去几年,不断改写这一认知和规则。在乌克兰反攻时期,俄罗斯的雷区让乌军损失巨大,士气打击极重。目睹此景,东欧国家集体转向:立陶宛率先采购8.5万枚反坦克地雷;波兰启动耗资25.5亿美元的“东部盾牌”计划;五国更计划沿960公里边境线埋设智能地雷、修筑千座混凝土掩体,打造一条纵贯千里的“波罗的海防线”。
现在,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个话题,欧洲的和平已成妄想。为什么?这样一条从波罗的海延伸至黑海的地雷带,将成为隔绝俄罗斯与欧洲的地理和心理鸿沟。从经济上来说,维系俄罗斯和欧洲关系的经济“压舱石”,被彻底切割。波兰、波罗的海国家与俄白的陆路通道本是能源与农产品命脉,但雷区将推高物流成本、大范围阻断民间往来。
当俄欧经贸循环彻底断裂,欧洲在俄乌冲突中的斡旋空间将被压缩至极限,冲突走向失控升级的风险与日俱增。国际博弈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旦某种破坏性举动缺乏及时制衡,就会形成 "破窗效应",促使更多危险试探接踵而至。这种恶性循环下,欧洲局势的不确定性正在演变成难以估量的安全危机。
届时,若俄乌冲突再度升级,欧洲的和平将真的成为一种妄想。大量地雷的存在不仅会给俄乌双方的军事人员带来威胁,更会对边境地区的平民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东欧国家看似为了自身安全的 “退群” 布雷之举,实则可能将整个欧洲拖入更加危险的深渊,欧洲和平的前景变得愈发渺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