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常敏)又逢高考揭榜,多少家庭屏息凝神,空气绷紧如弦。在手指颤抖点击屏幕的一刻,喜悦或叹息的波澜,便汹涌奔流在家长群中,奔流在邻居亲友的舌端齿间。这刻,纪伯伦的诗句如一道澄澈光芒照亮我心:“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这诗句宛如警钟,在分数喧嚣中提醒我们: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更不是某种功利投资支配的工具。
现实中,分数往往如一张无形的网,将孩子们罩在家长对未来的过度期许里。有些父母将教育投入视作一种精打细算的“投资”,只盼未来“收益”丰厚;又有多少父母,在茶余饭后将孩子的成绩当作点缀自身身份的金箔,孩子便成了装点门面的工具;更有甚者,亲情也仿佛裹上了条件的外衣,分数成为衡量孩子是否值得被爱的唯一砝码。这些可悲的异化,不正是将孩子视为可占有、可塑造的“私产”的明证吗?
纪伯伦早已点明:“他们虽经你而生,却不属于你。”每个孩子都是携带着自身独特轨道降生于世的独立生命体。分数不过是他们青春星云中一粒微尘罢了。人生真正宏伟的图卷,由探索世界的勇气、面对挫折的韧性、感知美好的心灵与自我价值的确立共同绘制而成,又岂是几张试卷的分数可以丈量?当我们的目光只死死盯住分数时,其实如井蛙般截断了孩子生命之河奔涌向远方的可能。
父母所能做的,是努力成为一张“稳弓”,以爱与尊重为弦,只为将孩子这支箭矢稳稳送入属于他们自己的广阔天空。如纪伯伦所描绘:“你是一张弓,孩子是飞驰而出的箭。”父母之爱,真正的归宿不是紧握,而是放手——是目送箭矢离弦的智慧,是凝望其飞向远方地平线的深情。
当分数揭晓的声浪渐渐退去,愿所有父母能回归到纪伯伦的智慧里:孩子是生命借由父母奔流不息的江河,自有其方向;他们更是生命借父母之弓射向远方的箭矢,自有其命定的靶心。放下分数执念,去守护生命本身的奇迹——这既是对孩子最深的祝福,更是生命本身赋予为人父母者至高无上的精神特权:我们的价值,在于成全生命之流不被占有欲阻断,而能浩荡奔向辽阔的前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