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京高校“外迁”,意味着网民所说的“宁散计划”吗?

0
分享至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时刻!

  我们知道,城市与高校的选择同样重要。选择一个城市,也意味着选择了未来的生活方向,有时候选择往往大于努力。

  在众多高校重地中,江苏省的南京是个特殊的存在。别的省份都是大学迁往省会,而南京的大学频繁在外地建校,为何呢?难道这就是坊间所说的“宁散计划”吗?



一、高教“第三城”南京,真因“产业弱”留不住人吗?


  坊间结合985、211高校、双一流大学以及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情况,认为我国真正的高等教育大市大致可分为四个梯队:北京、上海、南京为第一梯队;武汉、西安、广州、成都等为第二梯队;重庆、长沙、天津、杭州、合肥等为第三梯队;其它为第四梯队。

  南京作为全国第3大高教中心,坐拥53所高校、13所“双一流”、60余家科研院所、近百名两院院士。

  所以,论吸引优秀的高考生,南京仅次于北京、上海。但是,坊间一直传言,南京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就“润”了,“留不住大学生”。



  据相关统计,与长三角的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大学相比,南京的大学生“留宁率”,好像不是特别高。

  早在2017年,一篇题为《醒醒吧,南京!你为什么留不住优秀的年轻人?》的文章广泛流传。该文作者指出,当时,一大波年轻人正在“逃离”南京,尤其是“985、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其中转引的一个数据很吓人:“南京大学的应届毕业生,95%都不会留在南京。”文章甚至直言,“南京,你对不起你所拥有的高校。”

  当然,该文章被权威部门以实际数据证伪,南京仍是毕业生的首选地。据江苏省教育厅统计,2017年,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在内的8所在宁高校留在南京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33.27%,高于到上海、广东就业的10.67%、4.25%。但这一比例还有待提高,比如,武汉每年能吸纳湖北省60%的高校毕业生。

  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是南京的最大优势,也是南京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但是,目前,全国确定了北京、上海、合肥三个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合肥的入选,作为“徽京”的南京多少有点扼腕痛惜。

  该文引起的舆论漩涡已经过去了多年,但这一事件表达了“一个想法”,在南京创业不容易!“南京怎么留住人才?制约南京人才留在南京的因素是什么?比如说住房问题,比如说子女教育问题,没有高薪岗位、没有新经济载体问题等等……”当年的“南京之问”,至今仍发人深省!

  网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在南京根本找不到工作,南京产业太弱,最后还是要去杭州、苏州找工作,机会多。”

  不过,与大家想象中南京“产业弱、企业在逃离”的刻板印象恰恰相反,如今,南京居然成为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迁移地。据报道,北京、太原、上海、深圳、大连已成为全国迁出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城市,而搬出的企业有52%选择了落地南京。

  现在,南京已经形成了多核并肩发展的趋势。河西、江北中央商务区致力于金融产业,雨花打造软件谷,江北研创园大力发展芯片,麒麟打造中国能谷,经开区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医药与生命健康等。这些显示,南京的企业并不是以制造业、工厂为主,更多的是高新技术企业,金融、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等。

  据官方称,南京将出台行动计划,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数据显示,南京已形成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应用全链条体系,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按照此前公布的《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南京计划到2027年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核心产业规模超100亿元,培育5家整机量产企业、引育150家相关企业,科研、工业、服务领域形成50项以上规模化应用,打造2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创新平台和联合体等。

  所以,南京重视高端产业,南京需要的是高端人才,能最终留在南京的也是高端人才。从某种程度来说,南京一直在默默筛选需要的高素质人口。

  当然,南京也需求各种人才,目前已放宽了落户政策。而且,江苏其它城市的教育资源也不容小觑,对南京也形成竞争之势。例如徐州,有以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见长的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在2024年更是以460.9亿元的财政教育支出位居全省第一,试图提速高教发展,目前40所高校已在苏州设立51家研究院或高等教育研究院,C9高校全部在苏州布局,牛津、杜克、蒙纳士等合作项目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南京大学在苏州建设“第二个南大”曾引发大量争议。

  众所周知,南京在经济上长期屈居苏州之后,在首位度上也不如某些省份强省会,唯独在高等教育资源上独领风骚,南大的口碑曾一度同北大清华并驾齐驱。南大以及南京的高教资源已经成为南京这个有点“委屈”的省会的身份标签,故而南大布局苏州不同寻常。

  这里,就牵涉到南京的一个“隐忧”——南京高校的“宁散计划”。

二、南京高校“外迁”,并非资源流失?


  南京作为高教资源富集的省会,近年却频繁出现高校“主动外迁”的现象,这与传统“省会集中资源”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坊间所谓的“宁散计划”虽非官方命名,却生动反映了这一趋势。

  这也是一个高考生填报志愿时会关心的问题,因为大学所在城市确实很重要。

  南京有多所大学在外地建立了分校,大体如下: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无锡校区、苏州校区、南通校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盱眙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溧阳天目湖校区;南京医科大学——常州校区;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天长金牛湖校区;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南京农业大学——连云港东海校区;南京医科大学——常州校区。

  这还只是重点大学,其它高校和独立学院“外迁”的更多。



  这些确实表明南京高校“走出去”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布局调整与其它省份高校向省会集中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以河南、山西为例,河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近年纷纷迁往郑州、太原等省会城市,主要是因为省会在资源获取、人才吸引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江苏省内经济发展均衡,苏锡常等地的人均GDP甚至超过南京,具备承接高校分校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因此形成了“强省会+多中心”的高等教育布局模式。

  官方报道称,南京高校“外迁”背后是多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构性调整,而非简单的资源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政策驱动方面,江苏省2017年出台文件要求独立学院规范发展,给出了转设路径,这促使很多独立学院离开南京寻求发展空间。地方政府需求方面,像苏州这样的经济强市对高等教育资源有强烈需求,而盱眙则希望通过引进高校促进当地发展。高校自身发展需求方面,南京大学校长曾提到需要在开放办学中谋求跨越式发展,也有校友提到南京校区限制了南大发展。成本因素方面,独立学院迁址可以降低土地使用成本,获得地方财政支持。

  同时,近年来南京也出台了“宁聚计划”,这是南京市的人才政策,包括放宽落户、提供租房补贴等,目的是吸引和留住人才。虽然名称与“宁散计划”形成有趣对比,但两者并不矛盾。南京一方面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支持高校资源向周边辐射。

  南京高校“外迁”,对考生而言,这意味着更多元的求学选择——既可在南京核心校区接受传统学术熏陶,也可在苏锡常等产业前沿校区接触实践资源。对江苏而言,通过高教资源“省内再分配”,推动全域创新能力提升,最终巩固南京的辐射中心地位。

  然而,南京高校“外迁”,虽然官方称“并非资源流失”,而是省会城市从“虹吸”到“溢出”的必然进化,也是江苏打造全域创新共同体的关键一步。但是,事实上对南京的消极因素自不必言。

  今年的3月10日,“合肥常住人口破千万”的舆论让南京很“尴尬”。2024年末,南京常住人口957.7万人,较2023年仅增加3万人,南京人口近年也增长“乏力”。而合肥常住人口达1000.2万人,相比上年增加14.9万人,成为又一个“双万”(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自此,合肥成为我国第18个千万人口大市,也是长三角地区继上海、苏州、杭州之后的第4座千万人口大市。

  目前,南京是全国GDP“十强城市”中唯一一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城市。其实,早在2021年,南京便提出了“成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的城市,但是,南京要实现这个目标压力仍不小。

  “高校”也被视为南京引才的一个重要标签,如今“外迁”高校众多,势必分流一部分高校师生,给南京迈入“千万人口大市”带来不小的压力。

  南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舆论认为就是“没人愿意来南京”,更是“留不住大学生”。南京的高等教育再强,“毕业都去了外地”,有什么用?让人能留下来,才是最要紧的。

  举办过“青奥会”的南京,对年轻人一直是用青春友好去示意,殊不知最大的友好是让年轻人看到希望。

  江苏省,在高等教育上布局“强省会+多中心”模式,那在城市发展上为何不也布局“强省会+多中心”模式呢?



南京很“大度”,在火遍全国的“苏超”中再次得到印证。球场上,苏州、无锡、扬州、徐州等城市的球迷举着“谁赢了当省会”的标语互不相让:“听说,赢的城市可以当省会?!”


注:本文首发“城市圈”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财联社
2025-09-15 16:53:12
江西一光棍娶个疯女人生了8个娃,妻子清醒后十辆豪车开到家门口

江西一光棍娶个疯女人生了8个娃,妻子清醒后十辆豪车开到家门口

夜阑故事集
2025-09-09 17:50:04
中国最有钱的5位运动员排行榜,姚明勉强排第3,第1名非他莫属

中国最有钱的5位运动员排行榜,姚明勉强排第3,第1名非他莫属

妙知
2025-09-15 10:51:49
2位中候补有新职,2位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国务院任命她任直属机构副局长

2位中候补有新职,2位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国务院任命她任直属机构副局长

上观新闻
2025-09-15 14:43:14
西贝终于道歉!一切都结束了

西贝终于道歉!一切都结束了

李东阳朋友圈
2025-09-15 14:25:35
台海观澜 | 还对国民党抱有期待吗,“馆长”泼凉水了

台海观澜 | 还对国民党抱有期待吗,“馆长”泼凉水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11:10:03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林海被“双开”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林海被“双开”

扬子晚报
2025-09-15 19:15:16
恍如隔代..36岁贝尔完美身材胸肌腹肌清晰可见,39岁鲁尼严重发福

恍如隔代..36岁贝尔完美身材胸肌腹肌清晰可见,39岁鲁尼严重发福

直播吧
2025-09-15 16:01:34
何为“摩擦性失业”?并非新名词,3年前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就曾用过

何为“摩擦性失业”?并非新名词,3年前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就曾用过

芝士圈
2025-09-15 09:31:00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5 13:38:08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城市局
2025-09-15 09:13:29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病在沪逝世!曾建成上海首个大科学装置,4月仍在作报告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病在沪逝世!曾建成上海首个大科学装置,4月仍在作报告

上观新闻
2025-09-15 17:14:04
为什么富豪都往美国跑?背后隐藏的真相

为什么富豪都往美国跑?背后隐藏的真相

枫冷慕诗
2025-09-14 10:37:28
北京市监局:已关注到西贝预制菜争议,正进一步了解!罗永浩发文: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北京市监局:已关注到西贝预制菜争议,正进一步了解!罗永浩发文: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20:45:05
西贝道歉信激怒大众?私下聊天记录曝光,西贝曾"滑跪"递话求饶

西贝道歉信激怒大众?私下聊天记录曝光,西贝曾"滑跪"递话求饶

乌娱子酱
2025-09-15 16:51:05
“全美进入紧急状态”,特朗普发出威胁

“全美进入紧急状态”,特朗普发出威胁

扬子晚报
2025-09-15 14:47:04
台媒:台女艺人江祖平自曝遭性侵,绿媒前高层之子被警方带回调查

台媒:台女艺人江祖平自曝遭性侵,绿媒前高层之子被警方带回调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6:48:04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包正明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包正明被查

极目新闻
2025-09-15 14:39:17
预制菜闹剧将失控!西贝客流暴跌,新华社定调,真让罗永浩说准了

预制菜闹剧将失控!西贝客流暴跌,新华社定调,真让罗永浩说准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4 22:33:08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科普100克克
2025-09-15 02:28:33
2025-09-15 21:51:00
城市圈客户端
城市圈客户端
城市圈客户端
1473文章数 3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高中三年,可别栽在这几件小事上

头条要闻

2名英国男子被指控为"中国间谍" 2年后被无罪释放

头条要闻

2名英国男子被指控为"中国间谍" 2年后被无罪释放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艺术
家居
健康

女人过了50岁真该像她一样打扮,不装嫩、不老气,得体有气质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