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防汛办发文件了。未来几天东南部雨大,最大200毫米。
![]()
中部长安区50到100毫米,西边旱区20到50毫米。最猛时一小时下60毫米,雨急容易出问题。省里要求盯紧天气,气象站勤测数据。
水库、尾矿库、工地、危化厂,都得查隐患。紧急情况得通知基层,不能光上面知道。有问题的水库得空着,不能存水。
东西部山地、河道窄的地方,格外当心。危险了赶紧转移人,城市内涝也安排了人防。全省330支抢险队,两万多号人备着。
设备、专家、防汛物资,花了4亿多。省、市、县20多个仓库,物资都堆好了。消防队提前放了100条橡皮艇,40台发电机。
这雨可能下到下周,街道在疏通下水道。
社区门口贴了避灾点,小区发防汛单子。超市雨衣雨靴卖得快,快递群传积水路段。
沈阳环卫工提前开井盖,领导叮嘱别掉沟里。山区老家村长看了河边好几回,涨水就转学校。新闻反复播,公交站牌换防汛宣传画。
朋友圈有人吐槽伞买不着,有人晒应急包。
![]()
浑河边巡河人多了,橙色马甲来回转。说是这些年同期最大的雨,去年没这么夸张。
现在准备挺充分,真下大了能不能扛住?大家伙儿出门带伞,电动车后座绑塑料袋。全城都绷紧了弦,雨天走路得慢点。
重庆去年人工降雨出过岔子。
发射158枚高炮弹、37枚火箭弹,20区县刮8级大风。大树连根倒,屋顶被掀飞,全城找“摇裤”。
电瓶车吹跑,落地窗吹没,损失可不小。
这事儿暴露出,极端天气应对得更谨慎。咱这雨是自然的,可准备也不能马虎。水库空着、隐患查了、抢险队备了,算周全不?
但天气说变就变,200毫米雨啥概念?一亩地能灌130多吨水,庄稼扛得住不?
河道窄的地方,水涨起来有多快?
![]()
转移人得提前多久,路线通不通?
“夏雨隔牛背”,这雨下得急,防涝别大意。
准备足是底气,可细节更得抠到位。
井盖开了会不会有危险?避灾点够不够?应急包点心够不够吃?
手电筒电量足不?现在看,从上到下都动起来了。但真到雨点子砸下来那刻,才是真考验。
希望这雨别太猛,也希望准备都能用上。大家伙儿互相提醒,平安度雨期最要紧。
关注我,第一时间更新雨情和应对办法。
本文信息来自公开渠道,具体以官方通报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