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榫卯咬合历史的回响,当木纹流淌文明的脉络,红木家具不仅是器物,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值此中国文化遗产日,红酸枝高端家具东邦红木以三十年如一的匠造坚守,向千年木作智慧致敬——让传统工艺在当代焕发新生。
一、以木载道:红木家具里的文化遗产基因
红木工艺浓缩了中式美学的精髓。
型之典范,如东邦获奖作品《二联柜》,这件作品在设计上独具匠心,既传承了红木家具经典的榫卯结构与造型美学,又融入了创新元素,以适应现代家居的空间需求与审美趋势;
材之苛求,只选国标红酸枝木类,微凹黄檀独板“一木连做”,木纹如山水画卷,木性稳定、油润如玉,成就传世之基;
艺之绝技,手工榫卯、精雕细琢,连柜内隔板边缘亦手工倒圆,触如丝绒。东邦匠人“以毫米较真”,单件作品打磨耗时逾月,方得温润如玉的触感。
“型、材、艺、韵”四大核心标准,是东邦对《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千年回应。
二、匠心见证:三十余载守艺路,薪火相传
“匠心的背后是长期坚守”,东邦的匠造哲学深植于时间。
工匠出身的董事长陈杭峰,三十余年专注红酸枝领域,从选材到开料亲历亲为,以“长期主义”抵御行业浮躁,蝉联“红木家具十大风云企业家”;
90后总经理陈俊瑾接过父辈刻刀,将传统器型融入现代人体工学,让明式圈椅更贴合脊背弧度。2021年他推动新增微凹黄檀产品线,以创新延续经典。
当我们在文化遗产日抚摸一件东邦红木家具——触到的是三十余年匠心坚守的温度,是明式风骨的当代转译,更是中华木作文明奔涌向前的血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