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反家暴中心主任,多年来我见证了社会观念的深刻变革,内心感慨万千。曾经,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群体中,女性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现象似乎成为了社会默认的"定式"。然而,近年来,男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例逐渐走入公众视野,这一变化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复杂且多元的社会变迁。
当下,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女性社会地位的显著提升赋予了她们更多追求幸福的自信与底气。当婚姻无法达到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时,她们有勇气选择结束这段关系,这无疑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有力体现。然而,硬币总有两面,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女人翻身做主人",本应是迈向男女平等道路上的一大进步,可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却意外演变成了新的不平衡。
男性遭受家庭暴力,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传统性别观念中诸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就该坚强"等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使得男性即便在遭受暴力时,也因内心的羞耻感而难以启齿,只能默默承受这份痛苦。另一方面,当前社会援助体系在关注男性家暴受害者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相关的专业机构与资源极度匮乏,导致他们在困境中求助无门。当我们大力倡导男女平等时,不应仅仅将目光聚焦于女性地位的提升,而更应致力于追求两性在社会各个层面的真正对等。平等绝非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基础上的和谐共处。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反家暴中心始终秉持"性别中立"原则,为所有家暴受害者敞开大门。无论是身体暴力、精神虐待还是经济控制,只要您在家庭关系中感受到威胁与伤害,都可以随时走进我们的办公室寻求帮助。我们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法律援助团队,能够为男性受害者提供安全庇护、伤情鉴定、诉讼指导等全方位支持。今年以来,中心已受理男性家暴案件127起,通过心理干预与法律维权双轨并行,成功帮助83个家庭重建健康关系。
在法律的框架下,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然而在家庭暴力的认定与处理环节,针对男性受害者的偏见依然存在。这迫切需要我们打破传统认知的束缚,构建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确保每一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无论其性别如何,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与切实有效的帮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美好愿景,进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家园。
家庭暴力从来不是家庭私事,而是严重的社会公害。当我们用拳头代替沟通,用暴力宣泄情绪时,破碎的不仅是婚姻关系,更是孩子心中的安全感与对家庭的信任。在此,我真诚呼吁所有家庭成员:学会用语言表达需求,用倾听化解矛盾,用尊重守护亲密关系。家庭应当是温暖的港湾,而非暴力的角斗场。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理解与包容构筑幸福家园,让爱与和平永远成为家庭关系的主旋律。
图文/李海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