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富豪家族,感觉要换人了。我认为现在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发展恐怕要爆雷了,其负债量实在太高,欠的债根本还不上。其实这个消息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但我想讲讲更深层次的商业原因,为什么现在二代、三代接班,常常会把庞大的家族企业搞垮呢?为什么常说不怕富二代吃喝玩乐,就怕他们想出来创业证明自己?富二代、富三代创业为啥总是失败?其中共同的底层原因是什么?
通过郑裕彤的儿子郑家纯以及郑裕彤的孙子郑志刚的一系列操作,就能看出一些共性。这个可以转发给那些富二代、富三代的朋友们,给他们提个醒。
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富二代、富三代都有一个共同的驱动力,就是要证明自己。那怎么证明呢?
就是要扩大或者推翻上一辈的商业模式。因为如果按照老路子走,永远无法证明自己,上一辈的成就太高,难以超越。你看,郑裕彤凭借黄金和地产,打造了周大福和新世界发展,让家族跻身四大家族之列。到了他儿子郑家纯这里,就觉得父亲那套不行了,地产、黄金、珠宝太老套,自己要搞多元化,进军基建领域,搞了一堆酒店、隧道之类的项目。
然而,他借的是短期资金,投资的却是长期项目,也就是“借短投长”,这可太糟糕了。没过几年,家族企业就陷入困境。好在当时郑裕彤还在世,出山力挽狂澜,才把局面稳住。郑裕彤一看儿子不行,再看看刚从哈佛毕业的孙子郑志刚,觉得这孩子脑子清醒,挺不错,于是让郑志刚接班。
郑志刚接班后,不像他老爸那么“土”,跑去搞艺术。我跟你讲,让搞艺术的人来搞商业,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搞艺术的人,包括富二代、富三代,在商业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他们喜欢通过扩张来证明自己;
二,他们不注重成本。
商业的核心是要有成本意识,可搞艺术的人搞商业,铺张浪费。郑志刚觉得房地产能抄底,于是大量买地,打造自己的K11品牌,想把它打造成打卡胜地,觉得自己特厉害。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商业决策失误,像深圳的K11,投入大量资金,却没什么人去。他以为是消费升级,结果却是消费降级;以为房地产会再次复苏,结果房价一直阴跌。去年,郑志刚也被迫从新世界发展离职,留下一个烂摊子。就目前来看,我感觉新世界发展很难挽救了,负债累累,没人愿意接手。
所以我觉得富二代、富三代接班家族企业,一定要注意两点:
第一,不要总想着通过扩张来证明自己,传承好家业就很不错了;
第二,一定要有成本意识,花钱得精打细算。我身边富二代、富三代朋友最大的问题就是花钱没节制,和创一代完全不同。
创一代觉得钱不花,它就是自己的;而对于富二代、富三代来说,只有把钱花出去,才觉得钱是自己的,这就是本质原因。能理解吧?这就是为什么创一代很节约,而富二代、富三代往往很浪费,不能全怪他们,因为在他们看来,钱不花就是父母的,不是自己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