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钓友最担心的一定就是在无意中钓获保护动物而不自知,在今年四月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例,有一位江苏的新手钓友在网上发了一个视频展示自己钓到的新鱼种,并配文说钓鱼解锁新鱼种,太漂亮了!
![]()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她钓到了两条鱼,其中一条鱼的体型是流线型,背部是深灰色,头部向尾部逐渐变细。另外一条鱼是银白色的,这条鱼体形侧扁细长,它的背鳍位置靠前,臀鳍会延伸到尾鳍,尾鳍的形状很像一把刀。
![]()
这段视频发出之后立即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网友一眼认出这正是素有长江刀鱼之称的刀鲚,这种鱼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俗称,比如黄河鱽鱼、江刀、毛花鱼等。虽然目前没有被列为保护动物,但它作为濒危物种,私自捕捞它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这位钓友在看到网友们的评论之后,立刻回复说自己已经放生了,还配了一个自己很害怕的表情。
![]()
其实,这位钓友不必害怕。首先,就算她不小心钓到了长江刀鱼,那她只要不是在禁渔区和禁渔期钓的,那就不会有问题。另外,那两条鱼都不是刀鱼,而是外形和它比较相似的毛刀鱼,在学术上叫做湖鲚。虽然二者同属鲚属鱼类并且拥有共同的祖先,但它们的生态习性还是存在差异的。
![]()
作为洄游型鱼类,长江刀鱼每年都会为了产卵从大海洄游到鄱阳湖。而它的近亲湖鲚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它们有些懒散,终其一生都栖息在长江下游那些湖泊中,以太湖、巢湖为主要分布区,彻底放弃了洄游习性。

由于长期栖息在湖中,湖鲚通过基因突变获得了能在静水低氧环境中生存的优势,却失去了在长江中洄游的能力,而长江刀鱼由于活动量大,体长要比湖鲚更大。因此,想要辨别这两者有个很简单的窍门,那就是在太湖等纯淡水湖中捕获到了刀形鱼的话,如果体长不足20厘米,就基本可以确定是湖鲚。
![]()
刀鱼与湖鲚的命运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作为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鱼与鲥鱼、河豚齐名,它的鲜美滋味令无数美食爱好者吃了还想吃,从它因为滥捕而导致濒危的现状来看就能知道它的美味绝对是远超众多淡水鱼的。在历史上,刀鱼曾创下每斤上万元的天价。
![]()
相比之下,湖鲚的处境则截然不同,它的年捕捞量高达3000吨,相当于湖泊鱼类总量的一半了。因为它数量庞大并且仅适合制作鱼干或饲料、肥料,它的市场价格仅每斤几元。更令人担忧的是过度繁殖的湖鲚会挤占鲢鳙等鱼类的生存空间,进而引发蓝藻暴发等生态问题。
![]()
除了刀鱼和湖鲚以外,还有一个海刀也属于刀鲚家族。长江刀鱼就是江刀,湖鲚则是湖刀,而海刀通常指凤尾鱼,学名叫凤鲚。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的刀鲚逐渐分化为三大种群,江海洄游型、湖泊定居型和海洋定居型,虽然演化出的这三个亚种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因为栖息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差异比较大的生存习性。
![]()
总的来说,钓鱼时误钓保护动物确实令人担忧,但钓友们也不必过度恐慌。作为钓友,我们应当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了解当地渔业法规,避免在禁渔期或禁渔区垂钓,同时也要学会分辨不同的鱼种。只有以保护生态为理念去钓鱼才能让鱼类资源可持续利用,守护好水域生态的平衡。希望大家能明白钓鱼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收获,更在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