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数据显示,全球专属经济区重叠争议海域已超150万平方公里,东海仅占其中1.4%。但这一块区域,却足以点燃整个东北亚的地缘博弈。
每当中日之间出现新争端,全球能源、航运、区域安全指数都会发生波动。这一次,日本外务省以“新建建筑物”为由,再度向中国发难,抗议声浪席卷日本政坛,也搅动了整个亚太的神经。
![]()
东海的“中间线”与冲绳海槽
6月24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向中国驻日使馆公使施泳递交了一份书面抗议文件,指责中国在东海“中间线”中方一侧新建建筑物,并怀疑其为资源开发设备。
日本方面要求中国立即停止所谓“单方面”的开发行动。这一表态迅速被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包括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共同社,也引发了各大智库的密集关注。
东海争端的核心,是中日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归属的认知分歧。中国依据“自然延伸原则”,主张以冲绳海槽为界,认为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的自然延伸部分。
![]()
冲绳海槽深达2940米,远超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划分大陆架的2500米标准。日本则坚持“中间线”方案,主张将东海等分,试图用人为划线的方式,削弱中国在东海的主权及资源权益。
回顾历史,2008年中日曾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性共识,同意未划界前共同开发,但随着2012年日本实施钓鱼岛“国有化”,合作基础被彻底摧毁。
自那之后,双方围绕油气开发、海域管辖权和渔业权益的摩擦不断升级。2024年,日本已累计向中国提出超过16次抗议,涉及东海油气田、海洋基础设施、军民两用建筑等多个领域。
![]()
地缘政治的多维博弈
东海的风浪从来不止于中日之间的法律分歧,更是全球力量此消彼长的缩影。近年来,美国持续强化“印太战略”,日本则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愈发积极。
4月,美国国会通过新一轮对印太地区的安全投入计划,日本也随即宣布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2%。这一背景下,东海问题被日本部分政客视为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跳板。
日本国内舆论高涨,执政党自民党正为即将来临的参议院选举造势。“中国威胁论”成为媒体与政界的高频词汇。通过炒作东海建筑物事件,日本不仅试图为“增加防卫费”营造现实依据,也希望借此拉拢保守选民,巩固执政地位。
![]()
与此同时,日本对美国的战略配合日益紧密。自拜登政府以来,美日安全协作进入新一轮高位运行,日本通过东海议题向美国“表忠心”,力图在地区事务中获取更多支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首次明确回应称,中方东海油气开发活动完全位于无争议的中国管辖海域,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事务,中方不接受日方任何无端指责。
中国媒体广泛引用这一表态,强调中方在处理东海问题上始终保持克制,尊重现有国际法和历史事实。
![]()
中日如何看待“建筑物之争”?
事实层面,中国在东海相关区域的开发活动,均位于“中间线”以西,严格遵守了中国对本国专属经济区的管理权。即便以日本提出的“中间线”标准衡量,中国并未越界。
日本却仍旧对中方合理合法的开发活动提出异议,被部分国际媒体评论为“得寸进尺”。有分析指出,日本实际是在利用东海议题“碰瓷”中国,以制造摩擦、争取谈判筹码,甚至有意为本国能源和海洋权益争取更多空间。
中国在东海开发建设方面,迄今为止未在“中间线”以东区域开展油气开发项目,显示出极大克制。然而,日本的抗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年初至今,日方已就东海建筑物问题三次向中方发出外交抗议,均未获得中方正面回应。中国媒体评论称,日本此举更像是在利用东海问题“要挟”中国,试图通过搅局方式制造谈判困境。
这一轮的争端,也让外界再度聚焦东海的法律分歧。中方依据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强调冲绳海槽是自然分界线。
日本则力推人为“中间线”,并在国际场合反复渲染中国“单方面开发”的说法。国际社会多持观望态度,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确实更倾向于地理自然分界的解释。
![]()
区域稳定与国际法的双重考验
东海并非孤立于中日之间的争端。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均对东海局势保持高度关注。
6月,韩国《朝鲜日报》发布社评指出,东亚海域的稳定不仅关乎中日韩三国利益,更影响全球能源供应链与航运安全。数据显示,东海年均油气产量占全球总量不足2%,但战略意义远大于经济效益。
围绕“建筑物事件”,中国舆论场呼吁冷静对待争议,强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中国外交部一再重申,东海争端应在国际法框架下处理,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挑衅和政治化操作。
![]()
日本学界内部也不乏理性之声。东京大学国际政治研究员在接受NHK采访时表示,“东海分歧的根源,是法律解释和地缘利益的错位,只有强化双边沟通,才能避免局势失控。”
过去十年,东海争端多次成为中日高层对话的焦点。即使在最紧张的时期,双方仍保持技术磋商与人员往来。2023年,中日通过热线机制处理了两起海上摩擦事件,有效避免了冲突升级。
联合国亚洲海洋事务会议也将东海争端列为重点议题,呼吁中日双方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
![]()
下半年,中日已计划在东盟框架下举行新一轮海洋事务磋商,外界普遍期待双方能够在坚持各自立场的基础上,探索建设性解决机制。
参考资料:
京报网:2025-06-25 17:56:涉东海,日本提出抗议!我外交部:不接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