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量子熊猫。
这是港美股投资攻略的第二篇。
第一篇我们讲了怎么开香港卡和香港券商;
第二篇叫道与术,也不是装13起的玄乎名字,道指的是港股打新的基本规则,术则是里面实操过才知道的小技巧;
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我们讲新股的分析。
第三篇后整个系列就基本结束了,剩下就是继续“ 干中学 ”,通过实操持续反复验证和调整我们的逻辑,走的就是一个快速上手快速实操简单粗暴的路线,但也正是因为上手快所以建议大家自己控制下风险(资金投入量),熊猫希望是大家做到 能 自己掌控游戏规则了再去掌握大资金。
接着进入第二篇正文:
1,港股新股申购需要冻结资金,申购数量由冻结资金量决定
里面主要涉及两个概念,入场费,也就是自有资金够一手就有了入场申购的资格,孖展,也就是融资,保证金Margin的音译,当具备入场资格后就可以通过孖展加杠杆打新,目前场内融资最大都十倍。
这里跟大A的区别在于 港股是根据手上资金决定,且会冻资,因此港股打新是有成本的,而A股是根据持仓市值决定申购数量,不会冻资因此相当于无成本打新,同时港股的1手是可以由发行人自定义的,原因是要根据股价控制入场费规模不能太高,而A股沪市一签是1000股,其他一签500股是固定的。
2,港股中签走普惠制,优先保证1手中签率,对小散更友好
当然这并不代表打1手就是最容易中签的,只是说单位中签率最高,但总体中签率还是根据资金量来的,只不过每手中签率是持续递减的。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1手中签率是20%,2手就只有30%(20+10),3手35% (20+10+5) ,4手37% (20+10+5+2)...
一个粗略统计的数据,港股一手平均中签率有60%,而A股主板2024年网上平均中签率是0.047%,2025年是0.0299%,主要原因就是A股行情好的时候无脑申就行了,当然最近A股没什么大屁股发行也是中签率低的原因。
3,时间线,理论申购时间为T+4天,申购结果公布T+6,暗盘交易时间是T+6的16:15-18:30,上市是T+7,碰到休息日是顺延。
但上面申购和中签时间都是理论值,我们以最近某只新股为例,上面显示招股时间是6月24日至6月27日共4天,不过因为一般最后要留半天处理新股所以是3.5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家券商的申购时间和申购结果公布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并且有部分券商现金和融资申购时间也不一样,具体大家可以看下熊猫在第一篇里整理的券商对比表,原则上我们要选申购时间晚的,结果公布时间早的,为什么要申购时间晚在后面配售部分再细说。
对比A股申购只有1天,上市时间看心情。
4,交易费用,除了港府和港交所等收取的印花税、交收费之类大家都统一的以外,主要有申购环节和中签交易环节两部分费用。
申购环节有申购手续费、融资利率,其中申购手续费又分现金申购和融资申购,现在绝大部分券商现金申购都是免手续费,如果有要收钱的,早点换掉,融资手续费一般是100港币,很多都有优惠甚至减免活动,融资利率目前应该只有尊嘉会有2%年化按天折算的费用,其他都没有。
新股中签后会有一个交易费和经济佣金约1.0085%是付给港交所和券商的,这个中签才收,不中不收,中了以后上市卖出就跟买卖港股一样,会有佣金和平台费,有些券商暗盘交易费率会有差异,具体也可以看第一篇整理的对比表。
所以大家在选择打新券商的时候,一定要把申购和中签交易两个环节的费用都考虑进去,不然有些可能打新便宜但佣金和平台费贵,有些又是反过来,但是广告都只说好的那边,当然简单点也可以直接选熊猫推荐的。
5,交易环节,主要有明盘和暗盘两种交易,也有叫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明盘指的就是正常开市情况下大家在港交所的交易,暗盘是港股针对已配售未上市新股的一个特色玩法,简单来说这玩意就是新股上市前一天,由券商来组织内部进行撮合交易,不用经过港交所的一个流通市场,所以暗盘的好坏跟券商 撮合效率息息相关,目前暗盘主要就富途和辉立,两者其实用起来差不多,硬要比的话富途的会好一点。
暗盘的意义在于能让中签后想提前了结的投资者卖出,同时也能让未中签或者中少了但看好该新股的投资者买入。
暗盘的交易时间前面其实已经说过了,这里再重复一下,暗盘交易时间未上市前一个交易日的16:15-18:30,如果是半日市则是14:15-16:30,如果休市那就顺延。
6,最重磅的环节,配售,配售包含国际配售(简称国配,面向机构和大户)和 公开发售 (面向散户)
国配的门槛是 3000万港币或800万港币以上持仓,这个跟A股网下发行(面向机构和大户)和网上发行(面上散户打新)基本一个概念,但最大的区别在于A股比例是固定的,而港股比例是可以调节的,而正式这个可调节制度,给港新股带来了很多花花肠子。
前面提到港股是普惠制,所以会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国际配售跟 公开发售 比例默认是9:1,但如果 公开发售 认购数量大幅提升的时候,就有可能触发回拨,也就是从国际配售份额里面分一点出去给 公开发售 ,已满足散户的申购需求,具体规则是:
公开发售认购达到15倍-50倍,触发30%回拨,比例从9:1变7:3;
公开发售认购达到50倍-50倍,触发40%回拨,比例从9:1变6:4;
公开发售认购超过100被,触发50%回拨,比例从9:1变5:5;
但是这个原则是固定不变的么?也不是,港股允许一些明星公司自由设定发生比例和回拨比例,比如当年阿里巴巴登录港股公开配售比例就只设定了2.5%,即使后面 公开发售 认购爆表最后也只回拨了10%给到 公开发售 ,原因据说是jack ma朋友圈玩金融的人太多,所以一定要看招股说明书。
上面说的回拨属于是正向回拨,而反向回拨就是 公开发售 认购不足,剩下的全部踢回给到国际配售, 这也是为什么港股由100%中签的原因之一,而如果反向回拨后国际配售也认购不足,那就只能推迟上市,但实际情况一般都不会,因为券商和很多机构投资人关系都很好,你这次帮我托起来,下次有好的能赚钱就多给你留点,这也是金融圈乱象的一个代表。
一般来说国际配售和 公开发售 认购都爆表的热门股基本都是赚钱的香饽饽,反向回拨的基本都等同于破发的垃圾货,当然这只是其中最简单的情况,实际上还有很多特殊的场景,比如很多不冷不热的票,如果 公开发售 申购倍数刚好卡在15倍触发了30%回拨,导致散户持仓突然翻了3倍,机构持仓多容易合力炒作,散户持仓多乌合之众就容易形成互相踩踏,从而导致本来散户10%能涨的增加到30%就变跌了。
这也是为什么熊猫提到选券商一定要选申购时间晚的原因,新股的认购倍数券商APP里面虽然都是可查的,但在 港股冻资打新的机制下,特别是新股发行多的时候,很多资金都是卡着时间上一只认购退款后再去认购 下一只 ,就可能会导致最后时刻偷袭认购倍数出现爆拉,所以 如果券商允许提交的时间越晚,你能掌握的信息就越多,当然胜率自然也就越高。
除了前面提到的回拨情况外,港股机制下还有2种很特殊的玩法叫恶意回拨和套路回拨。
恶意回拨:当公开发售认购足额但小于15倍,而国际配售不足额时,可最多回拨20%至公开发售,但必须下限定价;
从上面描述就可以看出,之所以叫恶意就是因为这是在拿散户当接盘侠,破发基本跑不掉。
套路回拨:当公开发售认购超过15倍,而国际发售不足额时,可以最多回拨至公开发售20%,但必须下限定价;
这个规则跟恶意回拨的差异就在于公开发售一个小于15倍一个大于15倍,但对于结果来说就是天差地别,简单来说就是当碰到套路回拨的新股后,第二天上涨并且大涨的概率非常高。
其原因就在于公开发售超15倍本来是要触发30%-50%回拨的,但此时如果国际配售不足额,保荐人就可以把回拨比例控制在20%,也就是把活多留给机构少分给散户,这样上市时就很容易实现控盘。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会有公开发售大幅超额而国际配售不足额的情况,参考前面提到的金融圈乱象,券商有能力找机构接盘自然也有能力让机构少买。
国际配售时间要比公开发售早,但我们看不到具体认购情况,能看到的只有公开发售的认购倍数,因此只有等配售结果出来后才能知道回拨最终是如何操作的,不过虽然不知道,但也有一些经验技巧可以去推测,这个等后面实战分析会跟大家再多聊聊多看看。
7,发行定价,港股发行定价可以是区间也可以是固定值,这个区间或者固定值是由国际配售机构的报价决定,而最终定价是等全部认购截止后才能定下来,一般是新股认购截止日或截止日后一个交易日。
除了前面恶意回拨和套路回拨必须下限定价以外,其他情况最终定价都是看发行人和保荐人的良心,好的公司会定价低些让利给投资者,热门公司定价打满也可以理解,最怕的是有些恶心的公司申购勉强达标还把价格拉满坑人,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定价区间范围大的,基本都是不安好心。
8,甲组和乙组,这是公开发售的一个细分类,简单理解就是甲组代表小散,乙组代表中大户,发行市值要4亿以上才会分甲乙组,而两者一般以500万为分界,但因为发行价和每手数量原因这个值也不是固定的,但至少都是在500万以上。
甲组和乙组各占公开发售的一半份额,即使回拨也是一边一半,所以甲组和乙组申购人数决定了不同中签率,一般来说乙组人数大概率会少于甲组,所以实际中签率乙组肯定也会高于甲组。
但也会存在一些赚钱确定性很高的新股,大家都砸锅卖铁满杠杆来打,所以又会有一个博弈是到底是待在甲组按最大规模申购(俗称甲尾),还是刚好打够500万+进个乙组(俗称乙头),至于甲头就是一手党,乙尾这种打满的俗称顶头槌。
结合前面提到的中签率说明,熊猫的建议是看好的票能上乙就上乙,不用太过于纠结,按照现在10倍杆杆,准备50万资金就可以常驻乙组,当然考虑到并发新股的情况会需要更多。
对于很多小散来说最有性价比的方案就是多账户一手党,这样不仅省申购费,因为单位中签率高了实际中签率也更高,以前港股是可以不同券商分别申购的,现在已经不行了,但实际上依然还存在有很多“千户侯万户侯”...原因你懂的。
主要且常见的规则和花花肠子主要就这些,当然实际还有很多利用规则合法合规的套路,比如认购后临近截止时间突然取消,俗称“抽飞”...这也是熊猫为什么一再强调港股“干中学”实战经验重要性的原因。
希望大家看完都能有所收获。
风险提示:所有文章均为作者个人投资研究观点分享,皆为交流探讨所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数据均取自公开渠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