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报!喜报!
咱们的“家人”又获奖啦——
近日,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新兵发〔2024〕22号)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兵科发〔2024〕11号)等有关规定,对2024年度兵团科学技术奖励拟授奖建议项目(人物)进行公示。
咱们的“家人”,新疆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授李乐,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不愧是我们的优秀“家人”
就是这么厉害~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nonono
今天还有福利献上
我们将对话李乐老师
一起学习健康传播的经验——
![]()
李乐
优秀“家人”
个人简介
首届健康传播金牌讲师大赛 全国十强
新疆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教授
中国药理学会教学与科普专委会常务委员
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
个人事迹
深耕健康传播领域,开展一百多场线上线下科普讲座,录制了三百多个科普微视频,一门科普慕课,撰写了一百多篇科普文章,网络点击率过亿。出版《家庭用药至关“重”要》科普图书,入选全国百部优秀科普微视频,并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获奖。
No
-Number-
0 1
李乐老师,恭喜您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作为我们优秀的“家人”,可否向大家介绍一下,您健康科普的方向、创作内容及心得?
李乐: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和支持。我从事健康科普工作主要聚焦于用药误区和常见病用药科普。在创作内容上,我会结合一些热点事件,流行元素,将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比如用武侠人物来代表药物,武功代表作用机制,门派代表分类,对手代表适应症。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心得是换位思考,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他们关心什么、理解不了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创作和讲解,这样才能让科普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No
-Number-
0 2
作为健康传播者,在健康科普工作中,您觉得怎样的传播方式与内容,才是大众喜爱满意的内容?才能真切惠及有需要的受众?
李乐:在我看来,大众喜爱且满意的健康科普内容,首先要真实可靠。医学是严谨的科学,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就夸大其词。其次,内容要贴近生活,比如以日常饮食、运动等为切入点,讲一些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再者,传播方式要多样化且生动有趣,利用短视频、漫画等生动的形式,比单纯的文字讲解要更吸引人。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受众,让大家愿意看、看得懂并且能用得上。
No
-Number-
0 3
深耕健康传播多年,您觉得最大的科普难点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这些难点,让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的?
李乐:我感觉最大的科普难点正是让复杂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医学知识本身就比较深奥,有很多专业术语。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会先把专业知识吃透,然后尝试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方式去讲解。同时,我也注重收集听众的反馈,看看哪些内容大家还是不太明白,然后不断调整和优化我的讲解方式。
No
-Number-
0 4
我们知道,医生做科普其实也是一项挑战,必然要经过不少的实验与探索,可否跟大家举例所遇到的困难,您是怎么解决的?以及您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科普创作的时间和精力?
李乐:最大的困难因为我是医学教授,但不是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发布健康类作品有些平台会限流,会有各种限制,以前还会申诉,或者尝试去沟通,现在更多的是选择合适的,愿意合作的平台。
至于平衡工作与科普创作时间精力,我一般会利用碎片化时间构思科普内容,看看热搜找一下灵感,在上下班路上思考,工作间隙整理思路,然后把相对完整的时间段用来系统创作,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大家受益,特别是有人留言说获得了帮助,被认可,也觉得很值得。
No
-Number-
0 5
对想投身健康科普的医务人员,您有什么建议或者呼吁?
李乐:对于想投身科普工作的医务人员,我有几点建议。
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因为你只有真心热爱,才能有持续的动力去创作好的科普内容。其次,得不断学习,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和传播,因为科普受众群体很广泛,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再者,要有责任心,不能为了流量而传播不准确的医学知识。
最后,我希望更多医务人员能加入科普队伍,共同为大众的健康贡献力量,科普多做一点,可能群众日常就少错一点。
No
-Number-
0 6
互联网时代利弊同生,您觉得做健康科普需要把握哪几个要点及方向?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的吗?
李乐:互联网时代做健康科普,首先得把握真实性要点,确保每一句话都有可靠的医学依据。其次,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受众去精准创作。再有,就是注重互动性,多和网友交流,解答他们的问题。同时,要关注更新速度,及时把最新的健康研究成果传递给大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虚假信息传播,不能盲目跟风一些不科学的健康谣言,要学会辨别和抵制,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No
-Number-
07
展望未来,您对自己的药学科普工作有哪些期望和目标?希望在哪些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李乐:展望未来,我对自己的药学科普工作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在科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更大突破。比如,不仅讲解常见疾病的用药知识,还能深入科普一些罕见病用药的前沿进展,让那些身处困境的患者也能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我也想通过多种新媒体平台,扩大科普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受益。
此外,我还希望能在科普形式上不断创新,尝试开发一些科普的衍生作品,打造一个药学科普的动漫世界。
祝贺我们的优秀“家人”
也感谢李乐老师
为我们上了一节经验分享课
科普之路也许道阻且长
但正是有许多不畏困难的白衣天使
健康知识才能飞去万千百姓家
祝愿每一位致力科普事业的人
将来胜过往,不负万里路
主编 | 施琳玲
责任编辑 | 黄琳 编辑 | 卢文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