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纯 图源:网络
郑家纯代表的郑氏家族与李嘉诚家族、李兆基家族、郭得胜家族并称“香港四大家族”。2023年,郑家纯家族以13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胡润全球富豪榜第85位。
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的电子屏上,新世界发展(00017.HK)股价在4.28至4.69港元间剧烈震荡。6月初,这家香港老牌地产企业宣布将递延支付四笔永续债的利息,涉及本金总额34亿美元(约265亿港元)。
市场反应迅速而残酷——股价单日暴跌7.52%。
在股价波动的背后,一场关乎企业命运的豪赌正在进行:新世界发展正在与时间赛跑,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875亿港元(112亿美元)的贷款再融资协议。截至5月30日,已有超过20家银行提交了书面承诺,覆盖再融资总额的60%。
这场豪赌的掌舵人,是77岁的香港第三大富豪郑家纯博士。
千亿债务围城,最后七天的救赎
新世界发展的财务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负债总额高达2109亿港元。
危机在2025年6月达到高潮。公司宣布递延分派四笔永续证券的利息,涉及金额高达19亿港元。
“新世界面临着在6月底前完成再融资协议的压力,现有贷款的一项契约豁免即将到期。”一位知情人士在5月底透露。时间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银行界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中国银行、汇丰控股、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富邦银行、恒生银行、法国工商信贷银行,以及其他几家金融机构等超过20家金融机构已经完成内部审批,总计承诺授信额度超过200亿港元。
另一方面,新世界邀请了50多家现有的银行贷款机构参与交易,仍有不少银行在观望。
为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新世界甚至押上了皇冠上的明珠——尖沙咀Victoria Dockside(维港文化汇)。这座由K11集团打造的全球知名商业地标,如今成为一笔3年期、最高达156亿港元贷款的抵押品。
郑家纯长子郑志刚 图源:网络
豪门权杖,从珠宝大王到地产大亨
郑家纯代表的郑氏家族与李嘉诚家族、李兆基家族、郭得胜家族并称“香港四大家族”。2023年,郑家纯家族以13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胡润全球富豪榜第85位。
家族产业的根基可追溯至郑家纯的父亲郑裕彤。这位被称为“彤叔”的商业奇才于1938年进入未来岳父周至元的周大福珠宝金行工作,1956年继承了周大福,并首创“四条九足金”(足金成色达999.9)。
1970年,郑裕彤创立新世界发展。1972年,公司以1.3亿港元购入九龙尖沙咀“蓝烟囱”旧址(现为Victoria Dockside部分区域),同年上市。这块地皮的收购,成为新世界地产帝国的起点。
郑家纯1971年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于次年加入新世界发展出任董事,1973年成为执行董事,是当时香港上市公司中最年轻的执行董事之一。
2012年2月,郑裕彤退位,郑家纯正式接任新世界发展董事会主席。
如今,郑氏家族已发展成总资产超1000亿美元的企业帝国,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旗下核心资产包括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新世界发展和周大福珠宝,以及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元化产业。
内地情结,四十年的长期赌注
与许多香港商人不同,郑家纯家族对内地市场的投入堪称“豪赌”。自1984年投资广州中国大酒店以来,家族在内地投资已累计达数千亿元人民币,成为内地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中国的改革一定会向前走,不可能倒退,可以在这个时候向祖国投资,一定是最好的机会。”郑家纯在2023年的一次罕见电视访谈中如此表达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番言论揭示了家族商业战略背后的长期主义哲学。
郑家纯最引以为傲的项目之一,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二期工程。1994年,当许多地产商因工程难度大、利润薄而退缩时,郑家纯和父亲毅然接下这个香港回归庆典场地的建设项目。
经过三年夜以继日的施工,终于在1997年限期前完工,确保了政权交接仪式如期举行。
在商业决策上,郑家纯常展现出超越短期利益的家国情怀。1993年,新世界开始投资北京崇文门旧城改造项目,到2007年才完成大部分地块开发,且至今仍未收回成本。
但郑家纯认为:“这笔投资仍然非常有意义,可以提升周边居民生活水平。”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布后,郑家纯将新世界总部从香港迁至广州。截至目前,仅在大湾区的累计投资已超2000亿元,充分显示出家族对内地市场的坚定信心。
郑家纯次子郑志明 图源:网络
杠杆之痛,激进扩张的代价
新世界当前面临的流动性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过去数年的高杠杆扩张策略。
2012年,郑家纯通过私人投资公司Knight Dragon,斥资4.5亿英镑(约54.7亿港元)取得伦敦格林威治半岛项目60%权益。这个斥资84亿英镑(约927亿港元)的发展项目,是伦敦最大的单一开发项目。
2013年,郑家纯再斥资23.2亿港元增持该项目至全资拥有。如此大手笔的海外扩张,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在商业地产领域,新世界同样雄心勃勃。除了香港Victoria Dockside,在内地也打造了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等超高层地标。这些项目虽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但也沉淀了大量资金。
2025年5月底,新世界发展在公告中披露了销售数据:财年至今整体合约销售约248亿港元,占全年销售目标逾95%。内地业务表现尤其亮眼,2025年1至5月合约销售达64.5亿元人民币,为去年同期的1.86倍。
然而在债务压力面前,这些销售业绩仍显杯水车薪。市场人士指出,高杠杆模式在房地产上升周期可放大收益,但在下行周期则成为致命负担。
传承变局,家族生意的十字路口
随着郑家纯年事渐高,家族传承问题日益凸显。这位77岁的商业领袖对接班人有着清晰的标准:
“一、对做生意要感兴趣;二、要对家族生意热忱,要大公无私;三、最关键要德才兼备。”
但郑家纯的思维并不拘泥于传统。他提出一个开放方案:“不一定非要找接班人,可以让家族成员负责个别范围的生意,如果没有合适的甚至可以对外招聘,最终去留由股东会决定。”
这种开放态度在华人商业家族中实属罕见。郑家纯的长子郑志刚已被视为接班人,目前担任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主导了K11艺术购物中心的创新模式。女儿郑志雯则掌管新世界酒店业务。
在资本运作方面,郑家纯一直主张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推动家族企业现代化。2008-2009年期间,他曾说服原本不愿上市的郑裕彤,最终促成周大福珠宝于2011年12月登陆港交所。
面对当前挑战,郑家纯表示:“会考虑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环境下将公司旗下业务板块分拆上市,受到公众监管。”这一策略可能成为新世界缓解债务压力的出路。
傍晚时分,站在尖沙咀Victoria Dockside的观景台,维港两岸华灯初上。这座被抵押换取156亿港元贷款的建筑群,是郑家纯商业版图的象征。
而此刻,新世界发展的命运天平正在银行会议室里被重新校准。
6月30日的最后期限步步逼近,875亿港元的再融资协议能否如期达成,将决定这个香港商业帝国能否跨越债务深渊。
无论结果如何,郑家纯家族四十年来“重仓中国”的豪赌,已在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历史中刻下深刻印记。
郑家纯女儿郑志雯 图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