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09年以来最低,居民新增贷款天塌了

0
分享至

上一次居民新增贷款这么低,还要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次贷危机。

显然,我们眼下已经进入了一轮长周期。

这轮长周期最显著的特点,应该就是赚多少花多少,不贷款不负债,甚至开始有意识地节省储蓄。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健康的理财消费模式。

但对宏观经济而言,这显然是一场灾难。

宏观上,经济是如何增长的?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要增长,消费要增长,贷款要增长;而微观上,经济增长就是人们消费贷款要比储蓄更多。

而眼下来看,我们的居民端已经出现了些许问题,至少在贷款上是这样。



今年1至5月,全国居民新增贷款不足6000亿元,占全部信贷比重仅仅只有5.4%,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不足峰值期间的两成。

而峰值是什么时候?

是房价上涨最猛烈的时候。

我国的居民贷款中,消费贷占比并不高,其中的大头都是房地产贷款。而今年的居民贷款下滑到2009年最低水平,也从侧面说明了房地产的下行还在继续。

但回想四年前的2021年,情况还不是这样。

2021年同期,我国新增居民贷款3.5万亿元,刷新历史新高;当年因为短暂逃离了新冠的影响,叠加各种利好政策,房价在那一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巅峰。

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套牢了一批人。

今天居民贷款只有6000亿,也客观上反映了资产负债表还在衰退。

资产负债表衰退,第一个特征就是去杠杆。

2025年1-2月居民新增贷款仅547亿元,同比暴跌86%。4月消费贷又同比下降60%创19年最低,延续近三年贷款萎缩趋势。

居民存贷差更是激增:2022-2025年4月存贷差额扩大44.61万亿元,相当于近三年GDP均值的34.7%。

一边是疯狂存款,另一边却减少贷款,资产负债表衰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不消费这么简单,背后还有近乎疯狂的储蓄行为。

短期消费贷净减少、中长期房贷疲软(前两月仅增3785亿元,同比降27.7%),这也反映居民减少大额消费和房产投资。

居民贷款减少,背后当然可以解释为需求不足,但除了需求不足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原来的家庭债务过于沉重,已经挤压到了消费端。

2023年,我国家庭债务收入比高达144.8%,为全球最高,远超美国114%。

家庭债务的主要原因,还是购房。一套房首付掏空几个钱包,还有贷款三十年要还,当宏观上不确定性加大,也会削弱居民消费意愿。

我国一线城市房贷月供超家庭收入50%,72%的房贷家庭因还贷压力降低生活质量,叠加子女教育和养老等开支,都会进一步蚕食居民消费。



影响消费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收入预期下滑。

灵活就业人员占比从2019年8.4%升至2024年15.2%,个税收入也同比下降1.7%。收入不确定性也进一步推高预防性储蓄,今年一季度,我国居民存款9.22万亿元,仍然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

在银行利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居民仍然在疯狂储蓄,也说明了眼下的不确定性太高,而消费的重要性,正在无限后移。

这些都表明,我们几乎已经进入了漫长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周期。

目前我国居民杠杆率为67.8%,而偿债负担是需要多年才能够消化的,三十年的房贷要想还完,至少也是三十年后,这也类似日本“资产负债表修复”周期。

居民端贷款需求不足是债务高压、收入不稳、资产缩水及制度缺陷叠加的结果,短期内仍然还将持续下去。

如果要想扭转这一趋势,仍然需要建立居民收入保障机制,例如更多的消费券,甚至是发放现金来刺激消费,在个税上进行减免等等,最大程度来刺激消费上涨。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推进个人破产立法保护,来避免人们陷入债务恐惧;今天一个家庭买房,如果还不起贷款,银行就要收回这唯一的房产,如果房产价值过低,甚至还会出现倒欠银行的情况。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会进一步削弱家庭贷款的欲望,当收入都不确定的时候,人们自然也不会贷款去买房。

叠加现在的各种老赖名单,整个社会对负债的宽容度,仍然很低很低。

但实际情况又是什么呢?绝大多数家庭都面临房贷车贷,但另一边我们又对负债不够包容,这些都会进一步削弱贷款需求。

若结构性的变革措施滞后,这些难以短期内改变的话,那么低信贷、高储蓄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可能会成为中期常态。

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从宏观上看,居民贷款下滑,自然就会导致GDP增长放缓,居民端增长不了,就会继续转向传统的基建投资老路,但基建投资这样的路径,在当前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已经行不通了。

如果强推基建投资来拉动增长,最终可能又会让债务恶化,推高杠杆和泡沫,从长期来看,增长的动能还会被削弱。



从微观来看,当前居民贷款下滑,其实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个体的最优决策,是理性行为;因为资产负债表衰退,所以贷款需求下滑。

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化行为。但宏观上又必须追求增长,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摆脱对基建和房地产的路径依赖。把整个转型的重担,落在消费上面。

要想刺激消费,最后还是要落地到继续推行市场化上面。最近这几十年,已经放开的行业红利,基本上已经消耗殆尽了。

未来一些特定的行业是否能够放开,决定着我们能否转型消费成功。

除此之外,落实劳动法的保障权益,也非常重要。有人做过估算,如果严格遵守劳动法,就业市场将会一片欣欣向荣,但当企业恨不得把一个人当成三个人来用的时候,就业的内卷自然就是我们肉眼所见的那样。

特定行业放开,企业保护员工的权益,提高居民收入,这些都是未来转型消费社会的必要举措。但在这个过程中,牵扯到的深水区,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但如果不去解决这一点,未来的低信贷,高储蓄,恐怕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哈马斯禁止加沙城平民南撤,以将其作为阻挡以军进攻的肉盾

哈马斯禁止加沙城平民南撤,以将其作为阻挡以军进攻的肉盾

近距离
2025-09-15 18:53:09
还有谁?中美关系全面破冰!9月16号,凌晨的四大消息冲击市场!

还有谁?中美关系全面破冰!9月16号,凌晨的四大消息冲击市场!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6 08:58:25
北京红十字会,号召全民捐款,钱没收到,收到一堆评论,意外吗?

北京红十字会,号召全民捐款,钱没收到,收到一堆评论,意外吗?

跳跳历史
2025-08-20 08:01:43
百度资深副总透露:李彦宏在百度没写过一行代码!李彦宏:我是刻意控制不写的!网友:可惜了

百度资深副总透露:李彦宏在百度没写过一行代码!李彦宏:我是刻意控制不写的!网友:可惜了

大白聊IT
2025-09-16 15:07:36
留也不是,扔也不是,中国引进的24架俄制苏-35战斗机现状

留也不是,扔也不是,中国引进的24架俄制苏-35战斗机现状

米师傅安装
2025-09-15 20:11:42
程青松豪华朋友圈曝光!郝蕾欣赏他,田海蓉亲近他,韩寒力捧他

程青松豪华朋友圈曝光!郝蕾欣赏他,田海蓉亲近他,韩寒力捧他

叶公子
2025-09-15 23:19:54
卡塔尔反击开始!美以很痛,伊朗、卡塔尔、沙特历史性站在一起

卡塔尔反击开始!美以很痛,伊朗、卡塔尔、沙特历史性站在一起

wenwen123
2025-09-16 09:20:55
陈震谈小米16改名:让人一看到iPhone 17就想到小米17

陈震谈小米16改名:让人一看到iPhone 17就想到小米17

手机中国
2025-09-15 13:45:01
金融虎郭心刚的贪腐帝国:单次受贿上亿,情妇收钱需大师“开光”

金融虎郭心刚的贪腐帝国:单次受贿上亿,情妇收钱需大师“开光”

每日一段历史
2025-09-16 10:47:01
咱们的社保账户,被充值了一大笔钱!

咱们的社保账户,被充值了一大笔钱!

大碗楼市
2025-09-16 08:07:10
12秒87名将折戟!徐卓一险胜,中国跨栏新希望靠谱吗?

12秒87名将折戟!徐卓一险胜,中国跨栏新希望靠谱吗?

阿晞体育
2025-09-16 09:27:11
蒋介石逃往台湾,亲自点名要带走3位美貌少妇,她们的结局如何?

蒋介石逃往台湾,亲自点名要带走3位美貌少妇,她们的结局如何?

扬平说史
2025-09-15 20:25:44
全世界都被俄罗斯耍了,侵入波兰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目标曝光

全世界都被俄罗斯耍了,侵入波兰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目标曝光

南宫一二
2025-09-16 08:40:16
四人帮被粉碎后,孙玉国被降级转业,李德生: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四人帮被粉碎后,孙玉国被降级转业,李德生: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

帝哥说史
2025-09-16 06:30:02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16:01:14
25岁女子在公园自缢前留下遗书请目击者“别害怕”,心理咨询师:她很善良,遗憾没能及时发现求救信号

25岁女子在公园自缢前留下遗书请目击者“别害怕”,心理咨询师:她很善良,遗憾没能及时发现求救信号

极目新闻
2025-09-16 13:06:55
刚刚确认!冷空气马上杀到!杭州大降温

刚刚确认!冷空气马上杀到!杭州大降温

鲁中晨报
2025-09-16 15:15:19
吴维,被查

吴维,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6 16:12:18
狂降13℃!暴雨、大暴雨要来了

狂降13℃!暴雨、大暴雨要来了

鲁中晨报
2025-09-16 14:43:05
3亿汉人被300万八旗统治276年,为何不反抗?清朝只用了四招

3亿汉人被300万八旗统治276年,为何不反抗?清朝只用了四招

老达子
2025-09-14 06:50:03
2025-09-16 19:43:00
罗sir财话 incentive-icons
罗sir财话
新青年的职场内参。
3739文章数 122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头条要闻

厅官受审:攀附省委书记妻子获提拔 受贿4000万买别墅

头条要闻

厅官受审:攀附省委书记妻子获提拔 受贿4000万买别墅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本地
房产
艺术

家居要闻

江南秘境 理想生活模样

50岁阿姨也能穿得亮眼高级,这些搭配的技巧请收好,特别实用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