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西山四道岔区域交通状况的建议
近期,西山四道岔区域交通事故频发。经分析,车道过早变换等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切实改善该区域交通环境,降低事故风险,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恳请交警部门予以研究采纳:
01
|西向东方向交通优化措施
建议将西泉街西向东路段至乌奎桥匝道进入西泉街的车道调整为实线车道。下桥车辆禁止直接左拐至其他车道,待驶过四道岔桥,临近高架路段时再改为虚线车道(具体长度需经专业部门科学测算确定)。通过设置车辆行驶抓拍点位,强化交通监管,确保该路段车辆有序通行。此举措可有效避免因下桥车辆提前变道引发的车流交织与拥堵,为车辆通行提供必要的缓冲空间。
可执行指数分析
技术可行性:★★★★★
车道标线调整及抓拍设备安装属于常规交通工程范畴,技术成熟(如热熔标线施划、电子警察系统部署),无需特殊技术支持。
成本投入:★★★☆☆
主要成本为标线重划(约 0.5-1 万元 / 公里)和抓拍设备采购(单点位约 5-10 万元),整体投入可控,适合纳入年度交通设施维护预算。
实施难度:★★☆☆☆
施工周期短(标线施工 1-2 天 / 段,设备安装 3-5 天),可通过分时段施工(如夜间)减少对交通的影响,需协调交警部门临时管控。
政策协同:★★★★☆
属于交警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交通组织优化,无需跨部门复杂审批,仅需内部工程、秩序科室协同即可推进。
效果预期:★★★★☆
实线管控可直接减少提前变道行为,抓拍设备能强化执法威慑,缓冲段设计符合交通流理论,预计可降低 30%-50% 的交织冲突。
综合可执行指数:★★★★☆
02
|东向西方向交通疏导方案
限制西山高架下桥车辆右转至白湖路,引导前往白湖路的车辆提前从 104 团下桥走辅路,并提前设置清晰的引导标示牌,保障车辆提前规划路线。
在西山高架下桥处设置物理隔离护栏或隔离墩(建议采用标准化交通设施,避免使用石块等非规范材料),减少下桥右转车辆与辅路直行车辆的冲突,缓解交通拥堵。
1. 禁止下桥车辆右转至白湖路,设置引导牌
技术可行性:★★★★☆
交通标志调整(禁止右转标志、引导牌)技术简单,需注意标志视距和信息清晰度(如提前 500 米设置预告标志)。
成本投入:★★☆☆☆
标志制作成本约 0.5-1 万元 / 块,总量若为 5-8 块,总费用不超过 10 万元,属于低投入措施。
实施难度:★★★☆☆
难点在于驾驶员习惯改变(需提前宣传),施工期仅需 1-2 天,但需配合交通广播、社区公告等提前告知。
政策协同:★★★★☆
属于交通管理措施调整,需交警秩序部门与宣传部门联动,无需上级审批。
效果预期:★★★☆☆
可分流约 20%-30% 的右转车流至 104 团辅路,但需评估辅路承载能力(若辅路已饱和,可能引发新拥堵)。
2. 下桥处设置物理隔离护栏
技术可行性:★★★★★
护栏安装为标准化施工(如采用钢制波形护栏或混凝土隔离墩),可直接采购成品安装。
成本投入:★★★☆☆
钢制护栏约 100-200 元 / 米,若设置 200 米,成本约 2-4 万元;混凝土墩成本更低,但需考虑后期拆卸灵活性。
实施难度:★★☆☆☆
施工仅需 1-2 天,可夜间作业,对交通影响小,但需注意隔离设施与排水系统、人行道的兼容性。
政策协同:★★★★★
属于交警部门日常设施维护范畴,可直接实施。
效果预期:★★★★☆
物理隔离可 100% 杜绝下桥车辆右转,彻底消除与辅路直行车辆的冲突,预计减少该节点 50% 以上的拥堵。
综合可执行指数:★★★★☆
03
|利用乌奎桥洞右侧增设辅道
建议向自治区交通厅申请,充分利用乌奎桥洞右侧洞体,增设一条辅道,作为白湖路右转至西泉街方向车辆的缓冲通道,使车辆在前方有序汇入西泉街。通过增加车道,为驾驶员提供更多选择,有效提升该区域道路通行能力。
申请在乌奎桥洞右侧设置辅道,作为白湖路右转至西泉街的缓冲通道。
可执行指数分析
技术可行性:★★☆☆☆
需评估桥洞结构安全性(如净空高度、地基承载力),可能涉及桥梁加固、路基开挖等工程,需结构工程师专项设计。
成本投入:★★☆☆☆
新建辅道(按 200 米长、6 米宽计算)需土方工程、路面铺设、排水系统等,总成本约 50-100 万元,属于中等投入。
实施难度:★★★★☆
施工周期长(约 2-3 个月),需封闭部分道路,可能引发施工期交通拥堵;且需向自治区交通厅申请,审批流程复杂(需规划、路政、桥梁等多部门会审)。
政策协同:★★☆☆☆
涉及跨层级审批(需自治区层面同意),且可能影响既有桥梁产权单位(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协调难度大。
效果预期:★★★★☆
新增车道可分流 15%-20% 的右转车流,优化区域路网循环,长远来看能提升 50% 以上的通行效率。
综合可执行指数:★★★☆☆
执行优先级建议
- 优先实施西向东、东向西的短期措施
(前两项):投入小、周期短,可快速缓解当前拥堵与事故问题。
- 同步推进新增辅道的前期调研
:委托专业机构评估桥洞可行性,对接自治区交通厅启动立项申请,作为中长期规划。
通过 “短期管控 + 中长期工程” 结合的方式,可在保证可执行性的前提下,逐步改善区域交通状况。
以上建议已经通过团炬客户端递交给十二师交警部门等待回复
以上可行性分析均来自AI分析,不代表实际数据,仅作为参考
你还有什么好的改善目前四道岔通行的建议吗?
可以提出来,给我们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来源/原创 图片/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