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农历五月廿九,老辈人说“五月怕廿九”不是没由头。虽说民间讲这天是“晦日”“换甲日”“破日”,带点老讲究。但咱种地的最愁啥?
![]()
怕这天晴!
一晴未来十天日头毒。夏至过了三天,田里玉米秆子蹿得快,大豆刚分枝。早稻抽穗正需水,菜园里辣椒茄子挂果期更是离不了水。
老话说“换甲逢天晴,还有十天大日头”,这话得往心里搁。你看河南临颍的老乡,这两天正忙着给玉米地施肥、打除草剂。
![]()
为啥?天热草长得比庄稼快,抢在旱情前把地收拾利索。可要是接下来少雨干旱,刚露头的秋苗怕要蔫,果树坐果也受影响。
有人说老辈看天吃饭,靠“看云识天气”“草木灰防潮”这些土办法。
这没错!但咱得把土办法和科学结合——比如旱前中耕松土。
![]()
中耕能保墒,就像给土地盖层“被子”,减少水分跑掉。辣椒茄子这些怕晒的作物,搭个简易遮阳网比盖旧衣被更顶用。
抽水设备该检修了!
水泵、水管有没有漏水,柴油机有没有毛病。
![]()
村里要是有集中灌溉的,赶紧和村集体联系,排好用水顺序。
最关键的是,别等地里开裂了才着急,旱情苗头一现就要动。有人可能犯嘀咕:“天气预报准不准?万一白忙活呢?
”我个人认为,种地不怕多准备,就怕偷懒等靠。老天变脸快,咱得抢在前。
![]()
就像临颍那几位喷施生物农药的老乡,提前防病虫害,庄稼少遭罪。未来几天要是持续晴热,玉米叶片卷起来、大豆耷拉叶,就是缺水信号。
这时候浇水别在晌午头,早晚浇地才不伤根,记住“热地冷水激不得”。
家里有沼气池的,沼液稀释后灌根,既能补肥又能抗旱,一举两得。地头的排水沟也得看看,别光防旱忘了排涝,万一突降大雨能及时走水。
![]()
老辈传下来的“宜雨不宜晴”说法,说到底是怕旱影响收成。咱现在有技术有设备,比老辈人条件好,更得把主动权攥手里。具体咋防?
老乡们别急,关键就三点:早中耕、细查苗、备水源。村头的大喇叭这两天该响起来了,提醒大伙别耽误农时。要是拿不准啥时候浇水施肥,镇上农技站电话随时能打,别不好意思问。
种地是个细活,天热人更得冷静,一步跟不上,十步追不上。记住:大日头底下抢的不是时间,是咱秋后粮仓的底气。赶紧看看自家地头,该动的手别停,该备的物别缺,咱等不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