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20日,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一例狂犬病致死病例。
据悉,近期广东省发生1例狂犬病病例,病人被狗咬伤,5天后伤人犬死亡,而病例一直没有前往犬伤门诊进行规范处置,约3个月后出现恐风、狂躁等发病症状,发病3天后深度昏迷,医治无效死亡。
狂犬病发作有什么表现?
狂犬病的潜伏期为5天至数年(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狂躁型和麻痹型。
狂躁型患者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恐水、怕风是典型症状。
麻痹型患者没有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是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狂犬病病死率接近100%,一般在发病3~6天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狂犬病暴露”:
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以及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
根据方式和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每一级都有相应的预防处置方法。
![]()
01
需要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处置的动物
犬、猫、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等食肉目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因此接触以上动物,均要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处置。
据报道,我国各地因动物致伤而就诊的患者中,约80%-90%为狗引起,7%-15%为猫引起,4%左右为鼠类,其次为猪、蝙蝠等其他动物。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看了喵星人的攻击能力!
02
需按照狂犬病Ⅲ级暴露进行处置——蝙蝠
蝙蝠是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
由于蝙蝠暴露可能为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因此建议蝙蝠暴露处置按照III级暴露进行处置。
03
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的动物
啮齿类(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间狂犬病。
因此这类动物暴露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
04
不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的动物
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非哺乳类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因此这些动物暴露不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05
被人抓伤或者咬伤怎么办呢?
除了极罕见的通过组织和器官移植所导致的狂犬病传播,狂犬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从未得到证实。
因此,如果被人咬伤或抓伤,无需担心感染狂犬病病毒,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06
被咬抓伤后,超过24小时接种疫苗还有效吗?
有效。狂犬病疫苗一般越早接种效果越好,早打比晚打好,晚打比不打好,没有发病前接种狂犬病疫苗都是有效的。
07
如何打狂犬疫苗?
我国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主要为 “2-1-1”四针法 和 “5针法”。
![]()
不过这两种针方法的最终效果没有本质区别。
4针法比5针法少打1针,接种周期短,产生抗体时间早。但首次接种2剂可能接种后的反应略大。
08
需要打破伤风疫苗吗?
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引起,它是一种厌氧菌,大多数在泥土、粪便、铁锈里存在,暴露在空气中无法存活。
但过于深的伤口因不容易与空气接触,形成了“无氧”的环境,则需要当心了。
被动物咬伤本身不会传播破伤风,但如果造成的伤口过深或伤口被污染,则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需及时接种破伤风被动免疫抑制剂(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疫苗。
此外,如果孩子按照国家免疫计划程序规范、科学接种疫苗,18月龄以上儿童已经接种4剂百白破疫苗,6周岁以上儿童已接种5剂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
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可持续5-10年。
理论上说,16周岁以内的儿童受伤后均不需接种破伤风疫苗。
欢迎来到医食参考新媒体矩阵
2023年疫苗接种攻略
阳过了,该怎么打疫苗?最全接种指导手册来了
撰写| 预防界综合包包聊疫苗、中国新闻网
校稿| Gddra编审| Hide / Blue sea
编辑 设计| Alic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