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溺水的意外发生,每一秒都充满危机,掌握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关键。溺水后的急救必须争分夺秒,且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孩子溺水后的急救措施,为守护生命提供专业指引。
一、迅速脱离险境
发现孩子溺水,第一时间要将其从水中救出。若施救者熟悉水性且具备救援能力,下水救援时应从溺水孩子的背后靠近,避免被慌乱挣扎的孩子紧紧抱住,导致危险。用一只手从溺水孩子腋下绕过,握住其对侧手臂,另一只手划水,将其平稳带至岸边。若自身不具备下水救援能力,应立即寻找竹竿、绳索、救生圈等漂浮物抛向溺水孩子,让孩子抓住后,小心将其拉至安全地带。同时大声呼救,让周围人帮忙拨打 120 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迅速开展后续急救措施。
二、清理口鼻异物
孩子被救上岸后,迅速将其平放在地面或硬板床等坚实平面上,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立即检查孩子口鼻,用手指(若有条件可佩戴一次性手套)或纱布等柔软物品,轻轻清除口鼻内的泥沙、水草、痰液等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这个步骤必须迅速且仔细,因为任何残留的异物都可能阻碍呼吸,加重窒息风险。
三、畅通气道
清理完异物后,采用仰头抬颌法畅通气道。施救者一只手放在孩子的前额,用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孩子的下颌骨下方,将下颌向上抬起,使孩子的气道充分打开。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因用力过猛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是婴幼儿,其颈部较为脆弱,需更加小心操作 。
四、判断呼吸与心跳
在畅通气道后,迅速判断孩子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将耳朵贴近孩子口鼻,感受有无气息进出,同时眼睛观察孩子胸部有无起伏,时间约 5 - 10 秒。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孩子喉结旁开两指处,感受颈动脉的搏动,判断心跳是否存在。若孩子呼吸、心跳正常,让其保持侧卧位,密切观察状态,等待急救人员;若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五、心肺复苏
(一)胸外按压
- 按压位置:对于 1 岁以上的孩子,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对于 1 岁以下的婴儿,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下方的胸骨上。
- 按压手法:对于儿童,施救者用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手指交叉或翘起,避免按压时接触肋骨,防止造成肋骨骨折;对于婴儿,施救者用两根手指(食指和中指)垂直按压。
- 按压深度与频率: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 1/3(约 5 - 6 厘米),婴儿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 1/3(约 4 厘米)。按压频率保持在每分钟 100 - 120 次,按压过程中要用力、快速且平稳,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充分回弹,保证血液回流 。
(二)人工呼吸
在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用手捏住孩子的鼻子,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将嘴完全覆盖孩子的嘴(对于婴儿,要同时覆盖口鼻),缓慢吹气,观察到孩子胸部有起伏即可,每次吹气持续 1 秒左右。避免吹气过猛、过快,防止气体进入胃部引起呕吐。每完成 5 个循环(30 次胸外按压 + 2 次人工呼吸为 1 个循环),重新判断孩子的呼吸和心跳情况,若仍未恢复,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
六、注意保暖与后续护理
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孩子溺水后身体热量散失快,体温过低会影响身体机能恢复。可脱下孩子的湿衣服,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再用毛毯、棉被等包裹孩子,避免受凉。急救人员到达后,详细告知施救过程和孩子的情况,协助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即使孩子经过急救恢复了呼吸和心跳,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溺水可能导致肺部感染、脑水肿等并发症,需要在医院接受全面的观察和治疗。
孩子溺水后的急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在关键时刻为孩子的生命争取更多希望。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大众都应学习和熟悉这些急救知识,让急救技能成为守护孩子安全的一道坚实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