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急病,多见于儿童。他们非常好奇,具有探索精神,因此有些“熊孩子”们会将玩具、珠子、米粒等小型东西塞进他们的耳道,引起各种不适症状需急诊就医,专业称之为“外耳道异物”。那么,异物入耳怎么办?文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专家这样说。
外耳道异物的种类动物类:蚊、蝇、蟑螂、飞蛾、蚂蚁、水蛭、蛆等;植物类:谷类、豆类、小果核等;非生物类:小石块、沙粒、铁屑、木屑、小玻璃球、断棉签、树枝、火柴棒、纸团等。
外耳道异物的临床表现无症状:小而无刺激性的非生物;反射性咳嗽:异物刺激鼓膜或外耳道后壁迷走神经耳支;眩晕、中耳损伤:异物位置深,接近鼓膜可压迫鼓膜;耳鸣、耳痛、感染:活昆虫或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
处理原则根据异物的种类,选取相应方法进行异物取出:质轻而细小异物,用带负压的吸管将其吸出;异物细小能移动时可用冲洗法洗出,特别是小儿患者,外耳道冲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用于冲出异物以解除症状。植物性异物遇水易膨胀者;尖锐多角的异物;石灰等遇水起化学反应者禁用冲洗法。
另外,异物位置未越过外耳道峡部,未嵌顿外耳道,可用耵聍钩、直接取出。圆球形异物不易镊子或钳子挟取,以防异物滑入耳道深部。活动的昆虫类异物,可用甘油或利多卡因、75%酒精滴入后,将昆虫麻醉或杀死后用镊子取出,没有鼓膜穿孔病史亦可行外耳道冲洗排出。异物较大且于外耳道深部嵌顿较紧或不配合的患儿,需全麻下取出。
对于日常该如何预防的问题,专家表示,教育儿童不要将小玩物塞入耳内,成人应改掉用棉签棒、火柴棍等物挖耳的习惯,以防异物残留耳内;卧室内消灭蟑螂、尽量不要放置土栽植物等,野外露宿时要加强防护,防止昆虫进入耳内;告知患者一旦异物入耳,应及时就医,切勿盲目自行取异物,以免将异物推入,甚至损鼓膜。 王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