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在考虑采取大胆措施重振其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的造船业,包括建立由政府支持的国家造船厂。此举是日本旨在恢复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海上制造能力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
打造“国家造船厂”,日本提交造船复兴计划
6月20日,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向日本首相石破茂提交关于重振该国造船业的提案,提议恢复闲置的造船和维修设施,同时激励公共和私人投资下一代船厂基础设施。
日本拟建的国家造船厂将采用“国有设施私人运营”的方式建造,即先由政府层面完成船厂建设,随后将其外包给私营企业。
《日经新闻》指出:“若在日本新建一家船厂,船坞建设、大型起重设备等项目内容预计需花费500亿至8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5亿元至39.2亿元)。若由政府承担建设费用,可减轻企业负担。”
据悉,日本的造船业复兴计划将以2022年《经济安全促进法》为基础,该法律使政府能够直接支持被认为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行业。
为此,日本正在考虑将“船体”纳入其《经济安全促进法》规定的特定重要物资范围,并计划设立基金以筹集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0亿元)用于设备投资;将推进通过数字技术提升船舶开发、设计、建造效率;完善人才培养基地,允许更多外籍工人进入日本造船业并为其提供培训等。
新领导人就任,日本拟到2030年造船产能翻番
在行业低迷之际,日本造船业也迎来新的变化。日本最大造船集团今治造船总裁Yukito Higaki已被任命为日本造船工业协会(JSIA)新任主席,成为该协会首位来自专业商业船厂而非三菱重工或IHI等多元化重工业企业领导人。
在就任日本造船工业协会主席后,Yukito Higaki已经提出雄心勃勃的造船目标:到2030年,日本船企在全球造船业的市场份额至少恢复至20%,较当前水平翻一番。
虽然日本已就造船业提出庞大的发展计划,但留给日本船厂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根据丹麦船舶金融公司的报告,除非日本船厂能获得大量新船订单,否则产能平均利用率或将从2025年的50%骤降至2027年的20%。这不仅会对造船业产生巨大影响,还可能导致技术工人流失。该公司还警告称:“日本船厂可能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这表明产能与商业竞争力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对于这一复兴计划,日本经济部门相关人员表示:“从经济安全角度来看,复兴造船业至关重要,将与国土交通省合作,努力加强供应链的韧性,以确保船舶的稳定供应。”
多家老牌船企退出,日本造船业岌岌可危
20世纪90年代,日本船企占据当时全球造船业近50%的产量。如今,其市场份额已暴跌至约10%,远远落后于中国(全球70%的新船建造能力和90%的维修能力)和韩国(其长期区域竞争对手)。
分析称,激烈的价格竞争致使日本造船业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而中国和韩国船厂受益于广泛的国家补贴和规模优势。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4年的新船订单中,中国船厂占69%,韩国占15%,日本仅占7%。
根据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 (JSEA)发布的数据,今年5月,日本船企共接单13艘新船,仅为88.41总吨,较去年同期的35艘、170.1万总吨下降约48%。
随着日本在全球新造船市场地位的逐渐弱化,该国已有多家老牌船企宣布退市。
今年早些时候,日本三井E&S控股已将三井E&S造船剩余34%的股份转让给日本常石造船集团,交易完成后,三井E&S造船将成为常石造船的全资子公司,标志着三井E&S控股将彻底退出作为“祖业”的造船业务。
在此之前,佐世保重工、住友重机械工业分别于2022年、2024年宣布退出造船业,折射出日本造船业的持续衰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