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先倒序两笔。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10年前的一幕,彼时李健参加《我是歌手》,自己还没上呢,先当起了“猎头”:
“麦可·布雷,他最适合上你们节目。”
非常“不起眼”的一句话,因为不认识麦可·布雷的人,不会在意他究竟会不会上这个节目。
而认识他的人,又会觉得,把这位五获格莱美奖的“爵士王子”请到现场,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老话说“心诚则灵”,也许李健的心太诚了,这一次麦可·布雷居然真的来了。
《歌手2025》,这位袭榜歌手优雅登台。当醇厚的嗓音在无修音直播中响起,弹幕瞬间被“活久见”刷屏。
两次袭榜,一胜一负,先是力压单依纯,而后被陈楚生扳回一局。胜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位宝藏歌手的魅力被更多人看到,重要的是——
预言成真,李健的眼光被时间证明;
跨越十年,这段音乐缘分终于圆满。
1
在看他的袭榜表演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一个概念,麦可·布雷究竟何许人也?
讲述他的头衔光环、荣誉奖项,毕竟太过遥远,说了一堆,大家也只会记得一句:
“哦,一个唱歌很厉害的外国歌手。”
想简单了。如果把他和国内的一些歌手做一个“类比”,可能不那么准确,但亦可看出他的江湖地位:
就艺术成就与行业地位来说,他可以和张学友掰掰手腕子。
怎么说,他手握5座格莱美奖、12次提名,15次加拿大朱诺奖,全球专辑销量超7500万张,专辑《Christmas》更是史上最畅销节日专辑之一。
而“歌神”张学友,6次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全球唱片销量逾1亿张,个人巡回颇千场,代表华语流行音乐的巅峰商业与艺术成就。
可你要是说,麦可·布雷就是“北美张学友”似乎不太对,毕竟张学友的曲风跨度更大,而麦可·布雷深耕爵士流行,两个领域。
从大众影响力与破圈能力上看,他与费玉清好有一比。
他们都是“跨代际传奇”麦可·布雷因圣诞歌曲成为西方家庭节日“BGM”,覆盖儿童至祖父母群体,被称“圣诞男神”。
费玉清呢,凭《一剪梅》《晚安曲》等成为两岸三代人的共同记忆,晚会常青树;其优雅台风与干净声线,与麦可·布雷更异曲同工。
但你说他就是“加拿大张学友”准确吗,未必。
就他的行业角色,美国好声音导师、音乐传承者的身份示人,他就配称一句“帅版刘欢”;
就他的风格美学,爵士流行融合,优雅live实力派,叫他“精神同构体李健”没毛病;
而如果论起文化突破,他以白人身份复兴黑人爵士传统,你或许可以把他看作另一个“李玟”,当然他是男的。
2
《歌手》首秀,“爵士男神”已杀疯
麦可·布雷为《歌手2025》第六期带来了双重惊喜——经典代表作《Feeling Good》和《Home》。
这两首歌不仅是他的音乐名片,更是对《歌手》标志性“全程无修音直播”模式的自信回应。
不愧是玩爵士的,当《Feeling Good》的旋律响起,麦可·布雷标志性的“慵懒式优雅”瞬间征服现场。
他的歌声将爵士乐的即兴与流行舞台的张力完美融合,每一个肢体律动都充满戏感,微摆的身体和随性的手势互动将现场气氛点燃。
独特的爵士嗓音卷着沙哑磁性漫上来,让人瞬间微醺。
其实这个细节还挺值得玩味的,与上回袭榜歌手“断眉”查理·普斯形成鲜明对比。
“断眉”的是一种大声希音,大成若缺,就是钢琴伴奏,回归音乐本质——好听。
麦可·布雷显然和乐队玩的很开心,不仅没有刻意删繁就简,反而特别突出编曲的层次,让乐迷一次听到爽。
里面有即兴的部分,让人想到去年黄宣的《独上C楼》,而且这哥们稳得根本不像人类,恐怖如斯。
《Home》又换了一种风格。旋律流淌而出,麦可·布雷低沉温柔的声浪裹着思念,让每个音符都成为了归途的路标。
这首歌没有炫技,他的声音如天鹅绒般柔滑,每个转音都带着呼吸的温度,那种“理想DADDY型男神魅力”的台风,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好听,松弛,可能不那么适合竞技,但这个夜晚以这样的一首歌结束,太舒服了。
3
从水管工孙子到格莱美王者
这种魅力从何而来?从头聊聊。
麦可·布雷的音乐传奇始于温哥华一个普通家庭。五十知天命的他,从小就被爵士歌手Ella Fitzgerald和Sarah Vaughan的歌声迷住。
在爷爷的鼓励下,他走上了歌唱道路。
据说,当水电工的爷爷为了锻炼麦可·布雷的歌艺,经常以修理水电为交换条件,使麦可能够与镇上的音乐家同台演唱。
17岁时,他在加拿大新秀选拔赛中一举夺冠,因为名声太大,还跑到老首相家里,给他女儿的婚礼上献唱,这也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
要么怎么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此后,麦可·布雷遇到了音乐生涯的伯乐——格莱美奖名制作人大卫·佛斯特。
当他听到麦可·布雷的歌声时,立即惊为天人:“麦可杰出的歌唱技巧,已完全不受限于任何形式。”
2003年,麦可·布雷的首张专辑横空出世。这张专辑迅速打进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三地流行音乐销售榜前十名。
如果常听他的音乐,你会发现他歌曲里最迷人的地方,不一定是多么精湛的技巧,多高深的技术,而是他的音乐哲学深植于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
他曾在采访中透露:“我并不排斥技术。如果我们回顾过去的音乐偶像,如果他们当时能使用技术提升演出表现,他们也很可能会使用。”但对他而言,音乐最本质的魅力在于“真实”与“诚实”。
前文提到,这哥们之前做过《美国好声音》冠军导师,这会来异国他乡当挑战者,是有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
但他却不这么想,他说身份转变并未影响心态:“无论是指导学员还是站上舞台,我始终带着‘感恩之心’(attitude of gratitude)——这是超越语言的生活哲学。”
“我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我不会等待别人来定义我的生活节奏,我会自己设定节奏,设定能量。无论做什么,我都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布雷笑言。
当面对完全陌生的观众,要求他自我介绍时,他说:“我是一位音乐人,一位表演者,也是一位词曲创作者,我热爱我的观众。”对于他身上的格莱美奖项、导师光环,他竟只字未提。
4
他凭什么让李健、李泉、刘宪华迷得不行
麦可·布雷与中国音乐界的缘分,比许多乐迷想象的更为深远。
如果看一眼华语乐坛,你会发现很多“大神”都和麦可·布雷惺惺惜惺惺。
在音乐理念上,麦可·布雷与李健有着惊人的共鸣。二人都追求音乐的纯粹性与艺术性,都擅长将经典作品进行当代化诠释。
李健当年在《歌手》舞台上翻唱的《The Rose》等英文经典,无不流露着与麦可·布雷相似的音乐审美。
这也是为什么麦可·布雷第一次听到李健的推荐,反应是“受宠若惊”。
麦可·布雷与刘宪华的交情也颇值得玩味。两位音乐才子在国际舞台多次相遇,对古典与流行融合的共同追求让他们惺惺相惜。
刘宪华精湛的小提琴演奏与麦可·布雷的爵士风格碰撞出别样火花,虽然这次刘宪华未能同台,但这段跨国音乐友谊已在中国乐迷中传为佳话。
对了,怎能少了李泉。“我觉得他是一个神奇的歌手,他的神奇不单单指他个人,而是说在这个时代,像这样爵士类歌手,能火的已经非常少了。”
时隔六七十年,又有一位爵士歌手能走到世界乐坛中心,何其有幸。
但麦可·布雷却不见半点狂骄,面对《歌手2025》的其他七位歌手,他表达了真诚的敬意:“他们都是业内顶尖的艺术家,极具才华的表演者,各自拥有鲜明的个性。我对每一位歌手的能力都抱有极高的敬意。”
“我会自己设定能量。这也将是我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一个歌手,还是一位导师,也是朋友。”
我在想,若真的有天,李健会在《歌手》的舞台上现身,与这位跨越十年而来的音乐知己同台唱和,那必定又是一场乐坛佳话。
舞台灯光已亮,麦克风已就位。
爵士王子已至,那个十年前推荐他的清华才子,你何时“还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