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人到新消费,今年市场上出圈的强势热门股,其实真不少。
热门股越强,关于要不要上车热门股的讨论也越多。生活中,小编经常会收到朋友的私信,最近**板块那么强,要不要上车?
投资决策因人而异,不过作为朋友,我一般会建议大家在操作前先过这三把筛子。
第一把筛子,是确认决策逻辑的一致性。
所谓决策逻辑一致,指的是按照一定规则、以相同的、一致的逻辑来做投资。与之对应的,则是决策逻辑的混乱,一次买卖但其中的逻辑却发生了变化。
比如,有些人的买入理由是此前这只股票涨得多,那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起点是趋势。此时要避免出现的决策逻辑的混乱是,因为价格上涨趋势这一理由而买入,却在买入出现调整后又安慰自己,要以价值的眼光和耐心来继续持有。
因为趋势而买入,就以趋势作为决策逻辑(趋势对应的动量投资,是比价值投资更古老的策略类型);因为价值而买入,就聚焦价值作为决策逻辑。当然,也有人觉得一开始很难清晰界定自己在起点时的决策逻辑,这里提供一个小编觉得很好用的心理测试——买入前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买入之后就是2-3个跌停,你愿不愿意加仓,很多情况下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初心。
![]()
第二把筛子,是对“这次不一样”保持审慎的态度,除非你确认自己有足够深刻的认知。
是热门股,尤其如果是在热门时长不太短的情况下,估值大概率没那么便宜。情绪高涨时,甚至连空气中弥漫着“再不进场就晚了”的焦虑,身处其中,人很难不受影响,甚至很容易对例外进行合理化处理。
“用***估值模型来看,***行业并不便宜,但这次不一样,一些新指标、新情况也应该被纳入当下行业的估值考量”。回顾前几轮的牛市,我们多多少少都读过的那些用创新、突破性的方法来说服自己接受“这次不一样”。但时过境迁又不得不承认,人性深处对于特殊性的执念,确实很容易成为亏损之源。
“这次不一样”可能是真的,但也请务必提醒自己,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概率上不占优势的情况。
第三把筛子,是对自身准备的确认——任何一个投资行为都在承担风险,但承担风险之前请思考,从情绪到资金属性,都做好准备了吗?
要追高,就得做好可能会出现高波动的准备。波动本身不是风险,但如果波动会让你因恐惧、怀疑而做出错误的决策,那么波动就会成为对你而言的风险。
资金属性的准备也一样,对于投资期限不长的资金来说,高夏普率的标的或许是更稳妥也不容易陷入被动的选择。
归根结底,要不要上车热门股的纠结,是害怕错过。但其实投资中的“错过”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常态。事实上,你不会因为“错过”而蒙受实际的损失,相反,草率的操作和买错,才会造成真正的损失。
(转自:中泰证券资管)
转自:市场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