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是地道的湖南人,无辣不欢,但是毛主席最爱的一道菜,还是声名远播的红烧肉。说起毛主席最爱的菜,就不得不说毛主席在延安时候的厨师了,他就是李开文,被称作是毛主席身边的"红色大厨"。
![]()
图|李开文
"在哪里不是干革命呢?"
李开文出生在安徽最有名的将军县——金寨县,早年主要以卖苦力为生,田间的疾苦,让李开文养成了非常坚韧的性格,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早年间就参加了赤卫队,一直在帮助红军做一些事情。
由于文化有限,直到李开文32岁的时候,红军的一位团长,见他非常的能吃苦,在田间练出了一副好脚力,所以将他吸收进了红军的队伍之中,让他担任红军担架班的班长。
1932年10月,蒋介石对革命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李开文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立即突围。部队开拔离开家乡的时候,就是从自己家门前经过的,李开文硬是没有和老婆道别,他害怕自己见到老婆和刚刚出生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会心软,舍不得离开。
![]()
图|反"围剿"战争中的红军战士
李开文跟随着大部队转移的过程中,战斗无数,他们不断地和死神赛跑,将无数受伤的战士抬到随军的大夫跟前,接受抢救。突围的时候,行军的路线都是大山之中,平常人自己走都难,更何况李开文他们还要抬着伤员。
在穿过最后一道封锁线的时候,李开文硬是抬着伤员跑出了六十多里的山路都没有休息。直到听到已经冲出了封锁线,李开文激动万分,就在李开文刚刚放下手中担架的一瞬间,从天而降的一枚炸弹,直接在李开文的身边爆炸了。
在自己老乡的坚持之下,李开文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但他在医院之中重伤住了一年之久。在住院期间,李开文的耳朵因为爆炸声受到了巨大的损伤,听力受损严重,此时的李开文不知道自己还怎么去当红军,以为自己从此成了一个废人,十分的痛苦。
![]()
图|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最后在医生的开导之后,李开文才渐渐地释然了。到出院的那一天,李开文回到了自己的队伍,找到了自己的团长想要重新回到队伍中去。团长非常高兴地欢迎李开文的回归,但是考虑到李开文的情况不再适合上前线战斗,所以将李开文安排在了炊事班。
李开文有些不情愿,不甘心,但是李开文还是选择服从命令,李开文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在哪里不是干革命呢?"
成为毛主席的炊事员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2万5千里的长征,炊事员李开文跟随着红军队伍进入到了大草地。
草地之中最困难的就是,没有粮食,而李开文作为炊事员,最大的任务就是保证战士们的营养。粮食吃完之后,李开文只能忍痛杀掉战马,吃掉马肉来补充营养;没有了战马之后,李开文又开始捡野菜,熬煮成汤给战士们吃;野菜也找不到之后,李开文又剪了皮带熬汤来让战士充饥;最后连皮带也吃光了,李开文只能沿路去挖草根。
![]()
图|红军过草地
做饭就必须要有火源才行,但是草地之上,时常阴雨连绵,非常的湿润,干柴火根本无法找到。为了能让灶火尽快地着起来,李开文将沿路找到的柴火全部放进了自己的衣服之中,用自己的体温将柴火捂干之后,用来点火。
李开文的部队在草地中总是第一个升起炊烟的部队,于是,李开文的军灶也成为了全军的火种,从此李开文的名字和火种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传遍了整个红军。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后,老实本分的李开文就被调入到了中央红军的炊事班之中,不久之后李开文就来到了延安,担任中央炊事班的班长,专责为毛主席等中央委员做饭。
从此,李开文开始了长达十一年为毛主席做饭的生涯。毛主席吃饭不规律,经常都是感觉到肚子饿了之后,才会吃饭。李开文发现饭菜已经凉了之后,都会重新再热一遍之后,亲自给毛主席送过去。
![]()
图|毛主席在延安
有一次,毛主席工作到了很晚的时间,工作人员也没有时间过去取饭,李开文就亲自端着饭菜给毛主席送了过来。但是正是数九寒冬的季节,毛主席见到李开文的棉衣非常的单薄,就让他穿上了一件自己的羊皮背心,李开文深受感动。
穿了羊皮背心的李开文,想着要报答毛主席,但是自己只会做饭,就询问毛主席最爱什么菜,毛主席说,最爱他的红烧肉。李开文也没有想到自己偷学的红烧肉能得到毛主席的肯定,在之后的日子里,就经常给毛主席做红烧肉,后来,还是毛主席主动叫停了这一行为。
在李开文回到了自己的炊事班之后,他看到自己班里有一位小战士穿得非常的单薄,就将这件珍贵的羊皮背心又送给了这个小战士。
"蛮的好!蛮的好啊!"
老实的李开文,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
![]()
图|李开文
一天傍晚,李开文在完成今天首长们的饭菜之后,刚刚回到了自己的窑洞之中休息,炊事班的一个战士慌忙从外面跑了进来。
李开文看见这位战士眼睛红红的,明显是哭过的样子,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名战士说道:"殷道山被人给捆走了。"
李开文一听这话,一下子就坐了起来,殷道山和他都是从大别山里革命老区出来的,而且两人也是同岁,所以两人是非常熟悉的。
李开文非常的吃惊,他不敢想象,殷道山怎么会被人绑走,虽然李开文和殷道山不在同一个炊事班里,但是殷道山和他一样,是一个非常忠厚老实得人,在延安中共中央机关的炊事班里,这是出了名的。
平日里,殷道山一个话非常的少的人,只是默默地埋头干活而已,一个老实巴交的大山里的汉子,他到底是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能被人给绑走呢?
![]()
图|延安时期红军战士
李开文不得其解,着急地问道:"他怎么了?"
战士这才把殷道山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事情的起因特别的小,原来,刚刚在打饭的过程中,一位首长的秘书来到炊事班打饭,老实巴交的殷道山像平时一样地进行打饭,而这位秘书则认为殷道山给他打少了,要求殷道山再给他添一点。
可是因为人很多的缘故,殷道山并没有听到,转过身之后又忙碌了起来。这个秘书却非常的不高兴,开始口吐脏话。殷道山发现这个秘书的脏话是冲着自己来的,就问了一句:"我怎么了?"
秘书还在不停地骂骂咧咧,殷道山也有些生气了,就问道:"你怎么能骂人啊?"秘书见这样一个平日里非常老实的炊事员竟然还顶嘴了,直接放了狠话,气势汹汹地走了。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殷道山又忙碌了起来。谁知,这位秘书竟然不依不饶,回到炊事班之后,将殷道山绑了起来,送到了延安的中央监狱之中。
![]()
图|延安窑洞老照片
听完之后的李开文非常的生气,他直接站起身来,跑到了灶台处,端了一份饭菜之后,快步走出了房间。李开文赶到看守所所在的窑洞时,窑洞前没有一个人,他顺着窗户向里边看去,正看到殷道山低耸着脑袋、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
"殷道山。"李开文冲着他喊了一声。
殷道山惊得一下子就站起来了,以为是有人要来审问他了,惊恐地就向窗外看去,在看到是李开文之后,这才惊喜地跑到了窗前,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在殷道山将事情的从头到尾又说了一遍之后,李开文更加生气了。
当他看到门上锁着的大铁锁的时候,李开文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从地上抱起了一块十几斤重的大石头,一下子就把那大铁锁直接给砸开了。砸开了之后,李开文就把带来的饭菜送了进去,让殷道山赶紧先吃饭,殷道山却是不敢吃。
![]()
图|延安时期的红军战士
李开文发火说道:"咋啦?怕了?到时候就照实说,锁是我李开文砸的,饭是我李开文送的!"
回到自己住处的李开文,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他一直在心中颠来倒去地想着这件事情。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李开文就爬了起来,直奔毛主席的住处去了。
李开文的住处和毛主席的窑洞离得很近,没几步就到了,但是到了门口的李开文,却被警卫员拦了下来,警卫员说道:"老班长有什么事吗?主席三点的时候才睡下,你要是有事的话最好是10点以后再来。"
李开文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刚刚太冒失了,为了不打扰毛主席的休息,李开文又去找了李富春,结果李富春昨晚和毛主席一起工作,也是三点才刚刚睡下。
![]()
图|毛主席在延安
没有办法的李开文又来到了陈云的住处,到了门口刚好遇见了陈云的妻子于若木,李开文跟于若木说起了这件事。因为李开文的听力有损,因此,李开文说话的时候都会把声音放到很大,此时在屋里的陈云也听到了李开文的声音,就喊道:"进来说吧?"
李开文进到屋里之后,陈云就招呼他坐下说,李开文气鼓鼓的说道:"不坐!你是中央组织部长,你说说革命到底有什么好处啊?"
陈云就特别的奇怪,问李开文说道:"怎么会问起这个啊?你到底有什么事?尽管慢慢说。"
于是,李开文就把殷道山被抓起来的事情给说了一遍,说完之后,还把自己的看法也都全部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陈云静静地听李开文说完之后,沉思了半晌之后,站起身来紧紧地握着李开文的手,说道:"感谢你,老班长,你现在反映的这一情况非常的重要,给我一点时间,我去了解一下,一定会处理好的!"
![]()
图|陈云
这件事情的处理非常的迅速,当天上午时分,殷道山就已经被放了出来,而秘书不仅仅在大伙面前给殷道山公开道了歉,还做了一份非常深刻的检讨。
事情发生几天后,在李开文给毛主席送餐的时候,毛主席见到是李开文过来,就放下了笔,认真的对着李开文说道:"人家都说你好脾气,想不到你还会发火,竟然砸了中央大狱。"
李开文一听这话,惊了一下,没有想到毛主席也知道了这件事情。李开文脸上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不知道该怎么说。
毛主席感慨的说道:"看不出啊,你还有这么大的胆量!"
李开文结结巴巴地赶紧说道:"我就是个粗人,没有文化,遇到事情不懂得过脑子,只会蛮干!"
毛主席听完之后,突然哈哈大笑着说道:"蛮的好!蛮的好啊!"
![]()
图|毛主席在延安
李开文还在等着毛主席的批评呢,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受到夸奖,满脸不可思议地探起头来看着毛主席。只见毛主席的脸色此刻也严肃了起来:"你这次砸了中央大狱,没错。延安的不正之风,也被你砸了回去,这对于大家都是一次非常好的提醒,所以我说你蛮的好!"
"老班长,你穿得太少了!"
1948年,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转战西柏坡,这次李开文没有再跟随着毛主席一起,而是被安排进了中央干部文化学校之中,进行学习深造。此时已经51岁的李开文,不仅没有气馁,学习更加的努力上心,半年的时间已经从基本不识字,发展到已经能够顺利地读书看报。
李开文从学校毕业之后,组织上考虑到李开文半辈子的革命史,现在年纪又大了,就安排他到天津的糖厂去担任副厂长一职。李开文在了解到糖厂有1000多人之后,深感自己不能担任这一职务,就严厉的拒绝了这一任命。
在李开文离开北京的时候,毛主席亲自接见了这位老班长,毛主席问他:"你为什么不想去糖厂啊?"李开文则是笑着回道:"天津糖厂的糖再甜,也甜不过家乡的水啊!"
![]()
图|毛主席
毛主席也知道这位老班长的性格,就不再勉强他,对李开文说道:"回去就回去吧,记得要经常写信来啊!"
就这样,李开文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金寨。回到金寨的李开文,在得知地方首长让他担任副县长的时候,再一次严厉的拒绝了这一职位。地方上的首长没有办法,只能让他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李开文回到自己的家乡之后,一切都不是从前的样子了,他只能认出自家院后的那一片小竹林还是之前的模样。在他家原来的住址处,现在只有两间破旧的草棚,李开文的弟弟一人居住在这个地方。
从弟弟口中得知:在李开文离开之后不久,国民党的部队就占领了他们的村庄,将村里参加红军的人家的房子全部都烧了,李开文的妻子没有办法只能躲进了大山之中,由于没有粮食,一对双胞胎也双双夭折了,妻子在等了10年之后,认为李开文已经战死沙场。没有办法之下,就带着儿子改嫁了,改嫁后的那家男人,也在不久之前因病去世了。
![]()
图|1956年劳模大会
李开文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要去将妻子找回来,但是妻子却是死活都不愿意,李开文是一个倔强的人,他说道:"你等着我,等我的工作稳定之后,我再来接你!"
在回来的路上,李开文路过之前的响山寺,在得知这座寺庙已经被政府利用起来,变成了一座粮站之后,李开文的心中有了主意。他向地方上的首长提出,他要做粮站的站长,首长一开始还很惊讶,但是拗不过李开文也就同意了。
很快李开文的各种手续就全都办了下来,在他的坚持之后,妻子和儿子也跟着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粮站里,李开文工作非常的认真,别人不做的事情,他争着做。每次下班之前,他都会带头将身上的粮食全部扫下来,不浪费一粒粮食。就这样,李开文一年节省下来的粮食,就足有一千多斤。
1956年年底,李开文当选为全国粮食系统的劳动模范,并且登上了劳模大会的主席台。主席台上的周恩来总理,一眼就认出了李开文,这位延安时期的老班长。在开会的时候,周总理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非常的惊喜,还要请这位老班长吃饭才行。
![]()
图|毛主席和周总理
两天之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之下,李开文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毛主席一见到老班长,还是一身单薄的衣服,心疼地说道:"老班长,你穿得太少了!"
在吃饭期间,毛主席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出去给李开文选购了一件皮衣和一双皮鞋。李开文也十分的了解毛主席的脾气,没有推辞,穿上毛主席给他买的新衣服回到了家乡。
后来,在县里举办"建国十周年展览"活动的时候,李开文主动将皮衣和皮鞋捐了上去,用作展览,展览馆将那件皮大衣留下来之后,将皮鞋返还给了李开文,李开文将这双鞋子视为珍宝,根本舍不得穿。
1960年的冬天,金寨县下起了大雪,那年冬天出奇地冷,李开文见到本就走路不方便的邻居,现在还只是穿着一双破草鞋,脚上已经冻得发紫了,于心不忍的李开文将这双珍贵的皮鞋拿了出来,送给了他。
李开文在退休之后,县里的领导都劝他搬到城里去居住,但是李开文却不愿意麻烦政府,仍然住在自己以前的房屋之中。村里的人们说李开文傻,毛主席送的衣服都送给了别人;还有人说他糊涂,把自己全部的积蓄都拿出来造桥,还不愿意搬到城里去住,但是李开文却从来都不生气。
![]()
图|李开文在讲故事
1992年,李开文老先生因病去世,他的后人将这位老英雄葬在了粮站的后山之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