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室里的沉默与怒吼
第一次见到阿凯和晓雯时,诊室的空气像凝固的冰。晓雯攥着纸巾,指节泛白,开口便是压抑的哭腔:「童老师,我们结婚七年,现在连同房都像完成任务,他永远三分钟不到,我真的受不了了……」身旁的阿凯低头盯着地板,喉结剧烈滚动,突然低吼:「你以为我想这样吗?每次你叹气我就更紧张!」
![]()
这对曾经在大学热恋的情侣,婚后被「早泄」困在恶性循环里:阿凯因焦虑越来越快,晓雯从体谅到抱怨,最后发展到同房时故意背过身去。「他现在连碰我都不敢,」晓雯苦笑,「上周我主动靠近,他居然说『今天太累了』—— 其实我知道,他是怕又让我失望。」
二、被「快」字绑架的亲密
深入咨询后发现,阿凯的早泄根源并非生理。新婚夜他因紧张初次失败,晓雯那句「是不是太紧张了」被他解读为指责。此后每次同房,他脑中都会闪过「必须坚持久一点」的念头,反而因过度关注「时间」导致自主神经紊乱。更致命的是,晓雯的家族观念极强,长辈催孕的压力让同房彻底沦为「生育任务」,阿凯形容:「每次脱衣服都像上刑场,她越想怀孕,我越硬不起来,越硬不起来,她越叹气。」
这种「 performance anxiety(操作焦虑)」在临床中极为常见。我让他们做「感官集中训练」:先从非性器官的抚摸开始,专注感受彼此体温,避免任何「插入目标」。但第三次咨询时,晓雯突然崩溃:「他摸我时我满脑子都是『接下来要进入』,根本放松不了!」阿凯则坦言:「她身体越僵硬,我越觉得自己像个废物。」
三、当性障碍成为关系的遮羞布
治疗陷入僵局时,我发现一个关键细节:晓雯每次抱怨早泄,总会连带指责阿凯「不够上进」「家务不做」,而阿凯的沉默背后,藏着对晓雯控制欲的不满。「她连我穿什么袜子都要管,」阿凯首次袒露,「性方面的失败,只是她否定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印证了性治疗中的核心原则:性问题往往是关系问题的投射。晓雯的焦虑源于对婚姻失控的恐惧,而阿凯的早泄,本质是对妻子强势态度的「被动反抗」。我尝试引导他们进行「非性沟通训练」:用「我感到被忽视」代替「你从不做家务」,但晓雯当场反驳:「都这时候了还聊家务?重点是他早泄!」
四、分开是终点,还是觉醒的起点?
治疗进行到第六周,阿凯突然发来信息:「我们决定离婚了。」电话里,他声音疲惫却平静:「上周她又提离婚,我没像以前那样求她,突然发现,或许分开对我们都是解脱。」后来晓雯单独来复诊,承认离婚的真正原因:「我总以为治好早泄就能回到过去,但其实我们早就不爱了,只是用性问题当借口。」
这个案例最让我唏嘘的是,两人都陷入了「因果倒置」的误区:以为是早泄导致感情破裂,却没看见感情破裂早已为性障碍埋下伏笔。临床上太多夫妻像他们一样,把性能力等同于爱与被爱的资格,却忘了健康的性,从来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关系之上。
给困在性困局中的伴侣的三个提醒
![]()
![]()
- 停止「性能考核」
- :把同房从「必须成功」的任务,还原为「享受亲密」的过程,哪怕只是拥抱和聊天;
- 警惕「问题归因」
- :当一方出现性障碍时,避免说「都是你的错」,试试说「我们一起看看哪里卡住了」;
- 区分「性需求」与「关系需求」
- :如果每次争吵都会扯到性,可能需要先解决关系中的权力失衡、信任危机等根本问题。
阿凯和晓雯的故事并非个例。性治疗师的工作常常像「情感考古学家」,需要在生理症状之下,挖掘关系土壤里早已存在的裂痕。有时治愈的不是性障碍,而是让彼此看清:比起「治好早泄」,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在不完美中,依然温柔地拥抱对方.
我是童嵩珍: 是华人世界首位取得专业执照的性治疗师! 我为我的幸福事业代言,一对一量心定制,专业解惑伴侣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V:SUNGFUL68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