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晚读书房(ID: dc001234)
在日常生活中,饭后吃药似乎已成为许多人的固定习惯。
不论医生是否特别嘱咐,很多人都会在餐后自然而然地掏出药片。然而,这种看似“安全”的服药方式,对某些药物来说,却可能适得其反。
饭后吃这些药物,并非最佳选择
1.降血糖药
如短效胰岛素促泌剂,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用于控制进食后的血糖水平。
如果饭后服用,当药物开始起效时,血糖可能已经升高到较高水平,从而延误了降血糖的最佳时机,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2.抗酸药
如含铝的胃药,设计用于中和胃酸。饭后服用,食物可能延缓药物作用,甚至导致胃部不适,从而降低药效。
3.部分抗生素
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等)以及其他一些易受食物影响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吸收和药效可能会受到食物的影响。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与食物中的钙质结合后,会生成不溶性化合物,导致药物吸收减少,药效降低。
用药也要讲时间
1.胃药类
胃药之所以要在饭前服用,主要是为了让药物能够提前在胃部发挥作用,如保护胃黏膜或抑制胃酸分泌,从而更好地缓解胃部不适。
一般来说,胃药建议在饭前15到30分钟服用,以确保药物在进食前充分起效。
2.降糖药物
降糖药物的服用时间应根据药物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来确定,短效胰岛素通常在餐前15到30分钟服用,而长期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则需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服用。
3.抗高血压药物
抗高血压药的服用时间通常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在早晨起床后或睡前服用,以确保药物能够在血压高峰时段发挥最佳降压效果。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B族,建议在餐后服用,这样吸收效果更好。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等,则可以随餐服用,有助于其吸收。
5.镇静安眠药物
镇静安眠药物则应在睡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这样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避免白天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服药的错误方式,看看你中了几个?
1.随意掰开或研磨药物: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标明,否则不要自行将药片掰开或研磨成粉后服用,因为这可能影响药物的释放速度和疗效。
![]()
2.用饮料送服药物:使用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送服药物,这些饮料中的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或产生副作用。
3.未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不按照医生或药物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使用药物,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经验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或在症状减轻时自行停药。
4.多药同服:未咨询医生或药师,自行将多种药物同时或短时间内连续服用,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强或抑制某种药物的效果,甚至产生新的、不可预测的药理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