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大钊孙子被举报贪污,中纪委去调查:李厅长20年骑坏4辆自行车

0
分享至

2005年,安徽合肥,一栋外表破败不堪、陈旧不已的居民楼内,昏暗万分、积满灰尘乃至蛛网的楼道间。

沉沉回响起皮鞋坚硬的鞋底,有节奏地扣动着楼道台阶上,要么因无人修整而破碎斑驳,要么因长时间踩踏而光滑不堪的地面的回响声。

很快,脚步声在一面和这栋楼其他住户没什么两样,同样样式老旧,表面暗沉斑驳,毫无光泽,残留着连续多年粘贴起春联和年画又撕去后,堆叠的胶水痕迹的房门前停下。



一阵沉重的敲门声后,一位头发灰白的中年人打开了房门,一脸疑惑地看着出现在眼前的几位穿着板正行政夹克的人,忙问他们是谁?要来做什么?

比起这位中年人,更疑惑的是门外的几位“行政夹克”。

他们是中纪委的调查人员,透过中年人和门框间的视野间隙,发现这处居所十分简朴乃至寒酸。



站在后排的几位工作人员又赶紧偷偷翻开材料,材料显示,他们此次的调查对象——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就住在这里,开门的人就是李宏塔本人。

一个接连被举报的“贪官”,难道会住这种地方?

调查人员轻轻翻过的材料中,有一页关于其亲属关系的内容,十分引人注目——这位李宏塔的祖父,居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



见中纪委的同志找上了门,李宏塔虽然疑惑,但没有任何慌乱。反而大方地请同志们进来坐坐。

中纪委调查人员进门后,惊讶和震撼又加深了几分——简陋寒酸的居室,竟然还不到60平方米。各种家具还是老旧过时的式样,外表光泽褪尽,满是裂痕和霉斑。



调查人员仔细打量一番,别说值钱的奢侈品了,许多日常用品连普通老百姓用的都不如。

调查人员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中——这位生活节俭到极致的革命先烈的后代,究竟是真的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还是只是以此作为幌子,掩盖自己的“罪行”?

20年骑坏4辆自行车的厅长被举报“贪污腐败”

中纪委之所以会直接找上李宏塔的家门,是因为当年中纪委接连收到多封匿名举报信。

信中称,时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大肆贪污受贿、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公车私用,作风行径十分恶劣。



涉及一方和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行政高官,且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后人,社会影响十分重大。

中纪委经过研究后决定,直接向合肥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知道中纪委直接来查自己了,李宏塔还是跟往常一样,每天骑着一辆电动车上下班。

你没看错,堂堂一个省的民政厅厅长,竟然不坐专车,而是自己骑车上下班。这倒直接在纪委眼皮子底下,破除了所谓公车私用的举报。



不过,按李宏塔自己的话说,这是他两年前才开始的难得的“奢侈”。

此前二十年,他一直骑自行车上班。2003年因为身体实在骑不动了,才“与时俱进”换成了电动车。

纪委调查人员还了解到,过去二十年里,李宏塔骑坏了4辆自行车。除了自行车,这二十年里他还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

有一次,因为自行车被偷,且挤不上公交,李宏塔还直接步行去上班。



这二十多年里,在住所和民政厅大楼间往来不息的老旧自行车上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位全心全意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地方干部,更是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血脉间一路传承流淌的优良传统。

三代传承的心系民众与无私奉献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李宏塔出生于和平解放还不到4个月的北平。

儿时的李宏塔,经常听父亲李葆华讲述祖父李大钊生活简朴清贫,在北大当教授的每月两百银元收入,都用来接济穷人或者用作共产党活动经费的过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为了革命理想舍己为公的种子。



而作为国家干部的父亲,更是以身作则,让李宏塔清晰感受到,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究竟应该什么样。

60年代初,李宏塔跟随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父亲来到安徽。在担任一省父母官期间,李葆华一方面时时刻刻以广大群众利益为重,为百姓着想,敢为人先。



另一方面,李葆华坚决杜绝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李宏塔依然记得少年时,有人给家里送来几包葡萄干。李宏塔看到后便直接打开一包开吃。

哪料父亲回来看到后,以做了一点工作就收礼不是共产党员作风为由,将葡萄干退还,自己吃掉的那一包也按价退款。



父亲的言传身教,如同一座永恒的灯塔,始终指引着李宏塔。

之后李宏塔又经历了参军、在工厂当技术工人、担任共青团地方书记等人生阶段,在基层一系列摸爬滚打中锤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最终,在1987年其被调往更高职位,被组织部门征求意见时,李宏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政厅,这一紧贴群众,并且能够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单位。



从此,李宏塔在这个部门,开启了二十多年任劳任怨、勤政为民的生涯。

厅长级别“工薪族”的简朴日常

除了前文提到的20年骑坏4辆自行车,李宏塔和家人的勤俭朴素还体现在方方面面。

家人出门都搭乘公交;菜刀都磨成了铁片,都舍不得换一把;整天都跟老百姓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货比三家一番才捡便宜入手。

这种跟普通人没啥两样的生活状态,经常被人戏称为“厅长级别的工薪族”。



和普通百姓“打成一片”的李宏塔,也丝毫没有领导干部的架子,经常把亲自做的各种食物分享给邻居。邻居有什么难事急事,只要力所能及,也都会尽力帮忙。

李宏塔生活如此简朴清贫,除了是家风传承外,也是因为作为主政直接关系广大百姓切身利益的官员,只有始终处于最基层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才能在工作中做出真切符合群众需求的实事。



针对安徽当年水灾频发的状况,李宏塔亲自跑遍了沿江的每一个县市,在大量一手调研情况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详细的预案,在洪灾中做了完善的防备。

而在2003年的淮河、滁河流域水灾中,李宏塔连续二十多天坚守在灾情一线,亲自部署各项工作。以至于最后身形消瘦、声音沙哑,皮肤黝黑甚至还蜕皮。这副模样,扔到人堆里根本想象不出来是个干部。



与外形气质上和群众保持一致相适应的,是工作态度和方法的深入基层和一线。和父亲一样,李宏塔时常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接去往偏僻乡间,亲自了解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

由于李宏塔扎实勤恳的工作作风,其在任期间的各项民政工作,也高度精准贴合基层民众需求。



民政工作时常需要接触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心系这些弱势群体的李宏塔,在政策还不能完全覆盖这些群体需求的情况下,也会带头号召同事们为他们捐款捐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李宏塔经常往外送东西,可别人想给他送东西,却难如登天。每次有人为表达善意,向李宏塔及其家人送点小礼品。但没多久,李宏塔总是用价值几倍的物品回赠。到后来,没人再敢给他送礼。



因“先人后己”而住上二十多年的破房子

难道李宏塔真的没有想过运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哪怕一丁点私利?

实际上,他的那套只有55平方米的住房,他和家人住得并不舒服。他们一家也一直想换一套更宽敞的住房。毕竟,按照八十年代的规定,李宏塔这一级别的官员住房面积标准是70至95平方米。换套更好一点的房子,太合情合理了。



然而,在任期间分房近200套的李宏塔,虽然也想住得好点,但他始终坚持舍己为公、先人后己的原则,每次分房都说“把房子给更需要的同志,我的下次再说”,这样一次次“后”到1998年国家最后一次福利分房。

李宏塔坦言,这一次,他是真的有过思想斗争。想着奉献了这么多回,也该照顾一下自己了。但是一看到更有困难的年轻同志,李宏塔又忍痛放弃了这次机会。



了解了这一系列情况,又把李宏塔各种“老底”翻了个一干二净的中纪委调查组认定,李宏塔不存在任何举报信所说的贪腐和违纪情况。

又经过一番调查,中纪委发现,这次“举报”只是因为分房子问题而引发的风波。原本想搞臭李宏塔的举报信,反而更进一步证明了他的高风亮节、两袖清风。



一场风波后,李宏塔又回到了平静的勤俭质朴生活中。直到2008年卸任后,又一路担任安徽省和全国政协委员,并且一直心系百姓,提出各类紧贴民众实际的提案。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前夕,李宏塔被授予“七一勋章”,以表彰他长期以来的贡献和精神。

而李宏塔则将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捐赠给河北乐亭的李大钊纪念馆。

在向将舍己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连同家族血脉一路传承给自己的祖父致敬的同时,也致敬起祖父所开创的、令自己倾尽一生所信仰的伟大政党。

结语

中国是个重视家族传承的国度。都说长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而中国共产党的诸多早期创始人和领导者,将自己对于信仰的坚定、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民众的热爱,化作厚重绵长的家风,一路传承,让古老中国的这一传统更为熠熠生辉。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科普馆
历史科普馆
记录历史,分享历史,学习历史
73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