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再来看“戊戌变法”的内容,不由得一声叹息

分享至

100多年前,放眼世界,康有为和梁启超绝对是超有远见的存在。

1898年,甲午海战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在那4年里,国内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改变大清内忧外患的状况,当时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维新派开始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以挽救民族危亡。

于是,便有了“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教等多个方面,可以说从根本上使得国家脱胎换骨,有着极为卓越的远见。

但令人遗憾的是,戊戌变法自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到了9月21日便被慈禧太后喊停了,历时仅103天,于是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相关文献显示,戊戌变法期间,当时光绪帝十分支持变法,并下发了大量诏令,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然而,由于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最后遭到了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最终,慈禧太后在诸多压力之下,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

于是,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除了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所有新政都被废止。

戊戌变法的失败,让大清失去了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自此之后大清沉疴越来越重,以至于最后终于走不动了,被时代所推翻。

当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翻开已经泛黄的“戊戌变法”的内容,那字里行间洋溢的激情与新生,不免令人叹息不已。

可以说,要是大清当时能够彻底地执行变法,最后的结局也不会是那样的惨败。

今天文史君和大家聊聊“戊戌变法”的一些远见和内容。



一、教育改革,兼习中西
  • 开办京师大学堂。
  • 所有书院、祠庙、义学及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
  • 各省设高等学堂,府城设中学,州县设小学。
  • 鼓励私人开办学堂。
  • 设立翻译、医学、农、商、铁路、矿、茶务及蚕桑速成学堂。
  • 派遣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
  • 废八股文、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
  • 设译书局。
  • 颁发证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理工科)人才。



对于教育的改革,变法最核心的点有三个:1、废除八股文。举办经济特科,从根本上不依赖陈旧的八股文,开始研究经济发展与国家振兴。

2、学贯中西。不拘泥于以往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等,放眼世界,鼓励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这也从根本上打开了教育体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