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翻译自中东报,作者是阿卜杜勒·拉赫
沙特媒体人、知识分子,曾任《中东报》和《Al-Majalla杂志》主编,并担任阿拉伯电视台前总负责人。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传媒专业,是中东报的长期专栏作者
这场战争迟到了太久——它本应在二十年前就发生。伊朗和以色列双方在过去多年中始终避免正面冲突,仅限于代理人之间的有限交火。直到2023年10月7日袭击事件的发生,局势才彻底改变。
以色列方面自此决定彻底清除威胁源头,调整了以往“草长即割”的策略(即应对代理人威胁),转而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他们从“哈马斯”开始下手,继而削弱“真主党”,打掉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保护伞,如今已将矛头对准伊朗本身。
伊朗近年来大力发展核能力和导弹技术,这使得以色列传统的威慑理论逐渐失效。在此背景下,以色列认为必须发动一场战争以重塑地区力量平衡,并重建其在中东的战略威慑能力。
以色列建国总理本·古里安曾表示:“我们不选择长期战争,真正的武器是威慑。”国防部长摩西·达扬进一步阐释道:“我们要让敌人连开战的想法都不敢有,而不是仅仅赢得战争。”
尽管如此,威慑仍然是以色列军事战略的核心。因此,至少在理论上,以色列试图通过战争手段削弱伊朗对其构成的关键威胁。然而,两个武装到牙齿、具备毁灭性打击能力的国家之间一旦交战,其后果极其危险。
战争爆发至今仅四天,伤亡已十分惨重。伊朗损失了多位高级指挥官,部分核设施和导弹基地遭受严重破坏。以色列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特拉维夫(雅法)这座以色列第三大城市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自1948年建国以来从未遭遇如此规模的攻击。尽管部署了“铁穹”系统,但这个人口密度高、国土面积小的国家难以实现全面防护。
此次战争在胜负标准上也不同于以往。以色列社会展现出比过去更强的承受力,此前哪怕只有几名士兵阵亡都可能导致政府倒台,而截至目前,加沙战争中的以色列军人死亡人数已超过400人,且仍在上升。这种变化表明,以色列与伊朗都将这场战争视为“关乎命运”的生死较量。
双方均指责对方越过红线、攻击平民目标,这似乎预示着战斗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如同当年两伊战争期间,城市被大量导弹轰炸。以色列国防部长警告称:“只要伊朗继续攻击我们的城市,德黑兰必将燃烧。”此类言论很可能引发对政治领导层的打击,而这在战争初期是被视为禁忌的行为。
根据以色列方面的消息,他们在首轮打击中迅速摧毁了伊朗的部分防空系统、指挥网络及导弹设施。然而,伊朗仍保有部分战略性军事能力,关键设施并未完全被摧毁。
那么,双方是否有可能接受“半胜”局面,宣布停火并重返核谈判桌?或许德黑兰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以阻止更大规模的破坏。但目前看来,以色列方面尚未满意当前成果,他们希望“完成任务”,确保未来二十年内不再面临来自伊朗的威胁。
此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作为重要外部变量,可能倾向于推动战争尽快结束。问题是,他是否会采取行动?如果等到第二周再出手,局势是否还能控制得住?若中东战争继续升级,或将引发更大范围的地缘政治动荡。
文献来源:中东报
翻译:龙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