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汽车行业可谓风不平浪不静。面对无序“价格战”国家有关部门也给出了今后汽车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可以卷,但须在坚持长期主义的卷,你可以卷技术、卷安全、卷创新等,绝不能毫无底线的的卷价格,影响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安全是汽车生产的底线。在面对业内疯狂的“价格战”挑战时,吉利依然坚持安全第一的底线逻辑,把行车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据了解,在吉利的庞大研发生产体系中,有一批特殊的高达6000台的新车,它们从生产线驶下,却注定永远无法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而这6000台的特殊使命就是测试,它们的最终归宿是进入吉利的循环产业中心进行低碳处置及循环利用,从而降低车辆报废产生的碳排放。这6000台新车不是浪费,而是吉利对“安全”与“可靠”最昂贵的承诺,在最严苛、最极限的条件下,通过测试暴露潜在的问题,确保最终交付到用户手中的每一辆车,都经得起千锤百炼。
那么,这6000台车究竟要做哪些测试呢?
据了解,这些特殊车辆必须要经过三高耐久测试、安全碰撞与试验、生产品控测试等各种严格测试。此外,每一台吉利车在上市前,还要必须经历150万公里道路测试。这和吉利“安全冗余”、“品质冗余”的造车理念不可分割。
据悉,吉利的每一款车型,在推向市场之前,都必须经历高温、高寒、高原等多样化的试验验证,覆盖智能驾驶、座舱技术、底盘性能、新能源技术、电子电器系统以及内外饰设计等整车各个领域。借助先进的仿真技术和平台化建设,吉利进行了超过80万公里的仿真测试和150万公里的真实道路测试,其测试标准和严苛程度均超越行业水平。
截至目前,吉利在中国、东南亚、欧洲、拉美、中东等地,建立了全球五大试验群,通过全球适应性开发和验证,确保我们的产品和技术能适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道路及气候条件,提升全球用户的出行安全水平。今年,吉利投资20亿的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将在中国宁波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吉利的长期主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