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收到信儿,农田栽树政策要动真格了,不少老农夜里睡不着。
前两年有人在地里种杨树,想着能卖钱,谁料现在成了麻烦事儿。国家说得明白,农田是吃饭的家伙什儿,得紧着种粮,不能随便栽树。
树长起来快,可地养起来慢,慢得很。杨树根扎得深,抢水抢肥,边上的玉米苗儿都蔫头耷脑的。去年邻村老张头家地边种了五排杨树,秋天玉米少收半车,他直拍大腿。
政策不是一刀切,已栽的树咋处理?这是大伙儿最关心的。幼树小树好办,移栽或者砍了,恢复种粮就行。
可要是十年八年的大树,砍了心疼,留着又违规,难啊。听说上边有说法,大树要是不影响周边庄稼,可能保留,但得签承诺书。
恢复地的钱谁出?
种树人自己掏,这规矩让不少人犯嘀咕。有人急了:“十年前栽的时候没人说不行,现在要砍,损失谁补?”这就得看具体情况了,政策有弹性,但底线是保粮田。
“地是金饭碗,粮是命根子”,这话咱庄稼人都懂。可种粮赚得少,栽树能卖钱,农民也有难处。
政府也想了招儿,教咱种高产品种,搞节水灌溉,多打粮就能多挣钱。还说能在田边种果树、搞采摘,不占粮田还能增收,这倒是个好道儿。后天起,各村要开始摸底盘查了,栽树的得赶紧报情况。
有老农担心:“查得严不严?
会不会漏掉几家?”政策不是吓唬人,该奖的奖,该罚的罚,村里张榜公示着呢。
去年南边县有户人家拒砍树,不光罚了钱,还上了黑名单,够丢人的。
也有好例子,李家庄老周主动砍了小树,领了五百块补贴,现在种的小麦长得齐整。
保地就是保饭,现在难一点,子孙后辈才有得吃。具体补偿标准还没定,听说县里在商量,过几天该有信儿。有疑问别憋着,赶紧找村支书问,政策本子上写得清楚。
政策细节以当地通知为准,有啥不清楚的,多跑两趟农经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