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弹尽粮绝的年代,一颗子弹就是一条命,一箱弹药堪比黄金。
而在一场鲜为人知的战役中,解放军竟一战缴获上百万发子弹,堪称“一夜暴富”。
这场战斗,不只是战术上的胜利,更在战略上为我党打开了新局。
![]()
而这正是发生在1945年的上党战役。
它为何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百万弹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改变了战局走向?
一、山西土皇帝的如意算盘
1945年8月,日本天皇裕仁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宣布无条件投降。
消息传来,全中国都沸腾了。
老百姓们奔走相告,八年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在山西太原的督军府里,有个人却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这个人就是阎锡山,人称"山西王"。
![]()
他在山西当了整整30年的土皇帝,把这片土地经营得像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
阎锡山这个人很有意思。
抗战那几年,他基本上就是个缩头乌龟。
日本人来了,他就往后缩;八路军在前面打仗,他就在后面看热闹。
他的晋绥军整天就知道躲在安全的地方,养精蓄锐,等着战争结束后出来摘桃子。
8月16日这天,阎锡山收到了一封来自重庆的密电。
发电报的人是蒋介石。
电报内容很简单:趁着日本人还没完全撤走,赶紧去抢占上党地区。
![]()
那里有粮食,有人口,拿下了就能控制整个山西。
阎锡山看完电报,眼睛都亮了。
他立刻叫来自己的心腹将领史泽波。
史泽波是第19军军长,手下有1万4千多人,装备精良,弹药充足。
阎锡山对他说,你带着部队,以接受日军投降的名义,去把上党给我拿下来。
史泽波领命而去。
他的部队里有不少原来就是从晋绥军出去的,现在当了伪军,看到老东家来了,二话不说就投降了。
![]()
史泽波带着这些人,浩浩荡荡地从临汾出发,一路北上。
二、子弹比金子还贵的年代
说起八路军的处境,那真是一把辛酸泪。
抗战八年,他们一直在和日本人打游击。
日本人的装备好,火力猛,八路军只能靠着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跟他们周旋。
最要命的是弹药问题。
八路军的枪支五花八门,有缴获日本人的三八大盖,有从国民党那里弄来的中正式,还有各种土造的枪支。
![]()
这些枪用的子弹规格都不一样,想要配齐弹药简直比登天还难。
延安的兵工厂倒是能生产一些子弹,可那点产量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前线的战士们经常是打一枪就得算计半天,生怕子弹打完了就只能拿着空枪当烧火棍用。
有个老兵后来回忆说,那时候他们一个班十来个人,全班加起来的子弹还不到一百发。
遇到鬼子扫荡的时候,大家都舍不得开枪,非要等敌人靠得很近了才打一枪,然后就得赶紧转移阵地。
日本投降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
![]()
美国人在背后搞鬼,让大部分日伪军都向国民党投降。
八路军辛辛苦苦打了八年仗,到头来连点战利品都没捞着。
部队里的弹药还是紧巴巴的,每个战士能分到十发子弹就算是大方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的部队打上门来了。
他们全副美式装备,弹药充足,一个士兵身上背的子弹比八路军一个班的还多。
这仗怎么打?
三、刘邓大军的妙计
消息传到延安,毛主席立刻做出了决定。
![]()
他把原来的八路军129师改编成冀鲁豫军区,任命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
这两位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打仗的本事那是没得说的。
刘伯承接到命令后,马上开始调兵遣将。
他从太行山区、太岳山区和冀南根据地调集了3万1千名主力部队,又动员了5万民兵配合作战。
加起来8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开向山西。
部队集结完毕,刘伯承把各路将领叫到一起开会。
他说,咱们人多,士气高,这是优势。
![]()
可咱们的弹药少,装备差,这是劣势。
硬拼肯定不行,得想个巧办法。
刘伯承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给大家分析形势。
长治是上党的首府,城墙高,工事坚固,还有日本人留下的碉堡炮楼。
史泽波的部队就守在里面,咱们要是硬攻,伤亡肯定大,弹药也消耗不起。
那怎么办?刘伯承说,咱们还是老办法,打运动战。
先把长治周围的小县城拿下来,断了他们的补给线。
等他们坐不住了,肯定会派援军来。
到时候咱们在半路上打伏击,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
这个计划听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可不容易。
8月27日,太行纵队首先对襄垣发起进攻。
部队悄悄地把襄垣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城里的守军还在做美梦,根本不知道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
29日深夜,解放军发起总攻。
守军措手不及,稀里糊涂地就当了俘虏。
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算是开了个好头。
四、百万子弹从天而降
![]()
襄垣拿下之后,解放军士气大振。
9月10日,刘伯承下令对长治周围的县城发起全面进攻。
陈锡联攻屯留,陈赓打长子,陈再道取潞城,各路大军齐头并进。
陈赓打长子的时候用了个巧招。
他让一部分部队在北门虚张声势,吸引守军的注意力。
另一部分部队则悄悄在西门挖地道,一直挖到城墙底下,埋上炸药。
等守军都跑到北门去防守的时候,轰的一声,西门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解放军冲进城去,守军乖乖投降。
9月19日,最后一个屏障壶关也被攻克。
![]()
长治成了一座孤城,史泽波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赶紧给阎锡山发电报求援,说解放军人太多了,火力太猛了,再不派援军,长治就守不住了。
阎锡山一听急了。
长治要是丢了,他在山西的地盘就少了一大块。
他马上派第七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带着8个师2万3千人的部队去救援。
这支援军可不得了,不光人多,装备更是好得吓人。
每个士兵都配了两支枪,子弹更是多得背不动,有的人身上带了300发子弹。
彭毓斌9月15日从祁县出发,一路急行军。
![]()
没想到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山洪暴发,道路泥泞。
更要命的是,沿途的老百姓都听从解放军的安排,把粮食藏起来,把水井填了,让国民党军队找不到吃的喝的。
士兵们背着沉重的武器弹药,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行进。
没有水喝,没有饭吃,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
彭毓斌还在后面催命似的赶路,生怕去晚了长治就没了。
10月2日,当彭毓斌的部队走到一个山谷里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原来陈赓和陈锡联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国民党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乱成一团。
![]()
彭毓斌赶紧命令部队抢占山头,构筑工事,想凭借充足的弹药跟解放军打消耗战。
刘伯承早就料到了这一招。
他命令部队白天不进攻,就在山下守着。
到了晚上,解放军战士们悄悄摸上山,打冷枪,扔手榴弹,搞得国民党军队不得安宁。
更绝的是,刘伯承故意在包围圈上留了个口子,让敌人有路可逃。
彭毓斌在山上待了几天,水也没了,粮食也吃完了,实在撑不住了。
他一看有条路可以走,赶紧带着部队逃跑。
结果刚跑出来,就钻进了解放军预设的伏击圈。
![]()
这下可好,2万多人的援军,大部分都成了俘虏。
五、山西王的惨败收场
彭毓斌的援军完蛋了,守在长治的史泽波彻底绝望了。
他给阎锡山发了封诀别电报,说长治守不住了,上党要丢了,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一把。
10月7日,又是一个雨夜。
史泽波带着剩下的1万多人,趁着夜色悄悄出城,想要逃回太原。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解放军早就在各个路口设下了埋伏,就等着他自投罗网。
![]()
史泽波的部队刚走到沁河边上,就被解放军团团围住。
经过一夜激战,史泽波本人被活捉,他手下的1万多人全部缴械投降。
上党战役就这样结束了。
从8月27日打响第一枪,到10月7日史泽波被俘,前后不过40天时间。
解放军以4000人的伤亡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3万5千人,其中俘虏就有3万1千人。
战利品更是丰厚得让人眼红。
光是子弹就缴获了100多万发,各种火炮74门,轻重机枪和步枪1万6千多支。
还有数不清的军需物资,粮食、药品、军装、军鞋,应有尽有。
解放军战士们看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
有个老兵后来回忆说,他当兵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子弹。
以前打仗的时候,子弹要省着用,现在可好,每人发100发都发不完。
部队重新整编之后,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支好枪,子弹管够。
原来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旧枪,都分给了地方部队和民兵。
大家的装备一下子鸟枪换炮,战斗力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阎锡山听到战败的消息,气得差点吐血。
他苦心经营的晋绥军,一下子损失了三分之一,元气大伤。
![]()
更让他难受的是,蒋介石对他的态度也变了。
以前还把他当个人物,现在连正眼都不瞧他一眼。
结语
上党一战,解放军不仅缴获了百万发子弹,更重要的是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
这场胜利让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不得不收敛锋芒,最终签下了《双十协定》。
![]()
虽然内战最终还是爆发了,但上党战役为解放军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也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