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新添了可爱的小宝贝,初为人父人母,面对新生儿护理问题,既兴奋又紧张。尤其是宝宝的便便,各种状况频出,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新生儿便便以及其他相关护理问题,帮助新手爸妈们轻松应对。
新生儿便便的那些事儿
1. 胎便
宝宝出生后的 2 - 3 天内,会排出胎便。胎便通常是墨绿色、黏稠的,像柏油一样。这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吞咽的羊水、肠道分泌物等物质形成的。胎便的排出,意味着宝宝的肠道开始正常工作啦。一般在出生后 2 - 3 天,胎便会逐渐过渡为正常大便。
小悠家宝宝出生后,护士就告诉小悠要留意宝宝的胎便情况。看到宝宝排出墨绿色的胎便,小悠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知道这是正常现象,心里也就踏实了。
2. 母乳喂养儿的便便
吃母乳的宝宝,便便通常是金黄色的,质地比较稀软,呈糊状,可能还带有一些小颗粒,这是未完全消化的脂肪,属于正常情况。而且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相对较多,每天可能 3 - 8 次不等。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宝宝吸收得好,产生的食物残渣少,所以排便次数会多一些。
小悦家宝宝纯母乳喂养,便便一直都是金黄色的软便。有时候一天要拉好几次,小悦担心宝宝是不是拉肚子了。咨询医生后才知道,这是母乳喂养宝宝的正常便便特征,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就不用担心。
3. 配方奶喂养儿的便便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便便颜色一般是淡黄色或土黄色,质地比母乳喂养宝宝的便便稍干一些,形状可能呈条状,大便次数相对较少,每天 1 - 3 次左右。这是因为配方奶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相对母乳更难消化一些。
小萌家宝宝吃配方奶,便便颜色和质地都符合配方奶喂养宝宝的特点。小萌每次给宝宝换尿布,都会观察便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便便异常及应对
1. 绿色便便
如果宝宝拉绿色便便,可能有几种原因。一种是宝宝腹部着凉,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胆汁还没来得及完全转化就被排出体外,从而使便便呈绿色。这种情况可以给宝宝腹部保暖,比如用热水袋(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宝宝)或肚围热敷。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没吃饱,处于饥饿状态,肠胃蠕动加快,也会出现绿色便便。这就需要调整喂养量,保证宝宝吃饱。
小阳家宝宝有段时间拉绿色便便,小阳发现宝宝可能是晚上睡觉踢开了被子,肚子着凉了。他赶紧给宝宝用上肚围,宝宝的便便颜色慢慢就恢复正常了。
2. 泡沫样便便
宝宝拉泡沫样便便,可能是因为妈妈吃了太多甜食或淀粉类食物,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妈妈可以调整自己的饮食,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另外,宝宝腹部着凉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同样要注意给宝宝腹部保暖。
小萱家宝宝出现泡沫样便便时,小萱回想自己那段时间吃了不少蛋糕之类的甜食。她调整饮食后,宝宝的便便逐渐正常了。
新生儿护理其他问题
1. 脐带护理
宝宝出生后,脐带残端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用碘伏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消毒 1 - 2 次,一般 1 - 2 周脐带会自然脱落。在脐带未脱落前,给宝宝洗澡时要注意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发现脐带有红肿、渗液、异味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小悠家宝宝脐带护理得很好,小悠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给宝宝消毒脐带。脐带脱落后,肚脐部位也很干净,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2. 黄疸护理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 2 - 3 天会出现黄疸,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 7 - 10 天会自行消退。如果黄疸出现过早、程度过重、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对于生理性黄疸,可以让宝宝多吃多排,适当晒太阳(注意保护宝宝眼睛和会阴部),促进胆红素排出。
小悦家宝宝出生后黄疸值有点高,医生建议多喂奶,增加宝宝排便次数。小悦照做后,宝宝的黄疸逐渐消退了。
新生儿护理虽然有不少学问,但只要新手爸妈们细心观察,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遇到问题及时咨询医生,就能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享受这段美好的亲子时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