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东区联合路华润万家店的玻璃门上,贴上了开心农场A会员店的招聘消息,就是这一消息,正式确定了沈阳第三家开心农场A会员店的落地,另外两家分别是铁西区金牛店、浑南区建大店。
与此同时,华润万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收缩,多家门店关闭,而开心农场、新隆嘉、比优特等本土生鲜品牌却加速扩张,城市的商业格局正在被重塑。
华润万家的收缩与困境
华润万家作为全国性连锁超市品牌,曾在中国零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其在全国多地出现关店潮,沈阳市场也不例外。大东区联合路店的关闭并非孤例,此前华润万家在沈阳的铁西、沈河等区域也陆续撤出。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昂运营成本:包括租金、人力成本等,而电商和社区生鲜店进一步挤压其利润空间。
2.消费习惯变化:传统超市“大而全”的模式难以适应快节奏需求。
3.市场竞争加剧:本土生鲜品牌凭借低价、新鲜、贴近社区等优势,蚕食了传统超市的市场份额。
本土生鲜品牌的崛起,正式打响“沈阳模式”
与华润万家的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开心农场、新隆嘉、比优特等本土生鲜连锁品牌在沈阳快速扩张。它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精准把握了当下消费趋势的结果。
这些品牌多以中小型门店为主,选址集中在居民区,满足消费者“下楼就能买菜”的需求。生鲜品类每日更新,价格亲民,甚至通过“早市价”“晚市折扣”吸引客流,培养消费黏性。
依托本地农产品直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特别是开心农场A会员店,采用付费会员模式,和山姆很相似,提供更高性价比商品,同时结合线上配送,迎合年轻消费者。
沈阳商业新格局:从“大超市”到“小生鲜”
沈阳商业市场的这一变化,并非个例,而是全国零售行业转型的缩影。随着消费升级和社区经济的兴起,传统大卖场的市场份额被更具灵活性的生鲜超市、社区店、线上平台瓜分。未来,沈阳的商业格局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1.部分大型超市可能向仓储会员店(如Costco、山姆)或精品超市方向调整。
2.开心农场、新隆嘉等品牌在扩张的同时,也面临同质化竞争。
3.即时零售(如美团买菜、京东到家)与实体生鲜店的结合将更紧密。
华润万家的退场与开心农场的进击,不仅是两家企业的此消彼长,更是沈阳商业生态演变的标志。在这场变革中,谁更懂本地消费者,谁就能占据先机。
未来,沈阳的商业市场将更加多元化,而“小而美”的生鲜业态,或许正是这个时代零售行业的最优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