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的 WWDC2025 大会上,苹果如期发布了旗下全平台的年度系统更新。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iOS 26」——那套被苹果官方称为“自 iOS 7 以来最大幅度改变”的系统版本。
这次,苹果不仅带来了全面焕新的视觉设计,还将AI智能和系统体验进行了深度整合,正式揭开了其软件生态的新篇章。
![]()
命名方式统一,iOS 26 成为全新起点
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又意义深远的变化是:从今年起,苹果为旗下各大系统平台更换了命名规律,包括 iPadOS、macOS、watchOS、tvOS 以及 visionOS 统一采用“26”命名,象征着全平台体验的高度融合与一致性。
这个变化不仅简化了版本管理,也意味着苹果正试图用统一的语言和逻辑,打通用户在不同设备间的操作体验。
![]()
全新设计语言——「Liquid Glass」视觉风格上线
而 iOS 26 最大的感官变化,来自全新的视觉体系,苹果称之为 Liquid Glass(液态玻璃)。这套设计理念的灵感来源于 visionOS 的空间交互逻辑,通过实时渲染技术,将“光学玻璃”的通透质感与“液体”的动态流动感融为一体。
我们可以在 iPhone 的锁屏界面、控制中心、系统应用甚至滑块和按钮中看到这种全新的动态效果——光影根据环境变化实时变幻,系统界面仿佛有了“生命感”。这一变化虽然对硬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也确实为老用户带来了视觉上的焕然一新。
苹果首次将这种统一的设计语言扩展至全平台,但又在每款设备上保留了各自的功能特色,既统一又不失个性。
![]()
![]()
Apple Intelligence 注入更多真实可用的智能体验
在“智能”方面,苹果依然将核心围绕在了 Apple Intelligence 这一自研 AI 体系上。这次更新虽然在国行设备上的适配仍不完全理想,但确实推出了不少实用的新特性:
1、实时翻译:内置于电话、FaceTime 和信息App中,可实现跨语言语音翻译、字幕显示。打国际电话无需第三方工具,iPhone可直接完成同声传译。
2、视觉智能(Visual Intelligence):用户可以截图、拍照或选中屏幕内容,由系统自动识别其中信息并提供搜索建议,例如识别演出海报并添加至日历。
3、通话保留与筛选:当我们拨打客服热线时,系统可自动识别等待队列并帮我们“挂机排队”,等接通前再提醒我们接听,彻底解放双手。对陌生来电,系统也会筛选内容后再提醒用户是否接听。
![]()
系统级 App 全面升级,更贴近日常场景
除了系统功能升级,iOS 26 对自带的一些常用App也进行了细节优化:
• Apple Music:支持歌词翻译和发音标注,特别适合语言学习和唱歌练习;
• 钱包App:支持查看登机牌、共享航班动态,还新增更多车企的电子车钥匙;
• 地图App:增加“常去地点”记录,提升通勤与出行便捷度;
• 信息App:新增群聊背景、更丰富的输入状态提示,甚至支持群聊投票;
• 新增“游戏”App:整合下载、联机、排行榜等功能,升级版 Game Center 回归,主打轻量社交娱乐体验。
这些更新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宣传,但对日常用户来说无疑是非常实用的“润物细无声”升级。
![]()
iOS 26 支持设备与发布时间安排
根据官方公布的支持名单,除 iPhone XR、XS 和 XS Max 外,其他支持 iOS 18 的机型理论上均可升级至 iOS 26,比如五年前的 iPhone 11 仍可支持升级。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设备都能体验完整的 iOS 26 功能,部分 AI 功能仍需依赖最新芯片与系统资源。
目前,iOS 26 开发者测试版已上线,公开测试版将在下月发布,正式版则预计在今年秋季 iPhone 17 系列正式发布之后开始推送。
![]()
总的来说,iOS 26 确实不是一次“例行更新”,而是一场从视觉到功能、从本地到云端的全方位升级,它不仅是对过去十年 iOS 系统的一次总结,更是苹果在 AI 与设计深度融合时代下的战略性布局。
无论我们是否打算第一时间升级,这次版本确实值得认真了解和体验。毕竟,iOS 26 或许将会是未来三到五年内 iPhone 用户操作习惯变化的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